一、、使孩子在游戏中有交通隐患意识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老师教育幼儿常用的、有效的手段,然而由于幼儿年龄小,自控力差、应急反应慢、因此常在游戏中产生散队,走失的现象。为此在开学初期,就开展“跟着××走”等游戏,让幼儿明白小动物都跟着爸爸妈妈,从不掉队,走路时不推挤。从而激励幼儿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时刻跟随着父母,在游戏中不掉队,以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同时交通隐患也是给予我们惨痛教训的启示。于是父母还是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让幼儿学习和巩固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游戏《开汽车》,首先将场地布置成街道的样子,分配角色,让幼儿在游戏中明白,扮演司机的应该注意车子和车子不能碰撞,扮演行人过马路的时候走斑马线,认清行、停指示灯,过马路时要看清是红灯还是绿灯,红灯行,绿灯停。
二、、体育游戏渗透自我保护智慧
体育游戏具有竞争、竞技和趣味性强的特点,有一定的激烈程度和完成难度,幼儿参与的欲望一般都比较强烈,这就使得他们在参与地过程中比较容易忘乎所以,会不同程度的产生一些激动的情绪,在加上有允许自由发挥来完成活动的余地,每个幼儿的活动过程都不可能相同,所以我们也无法完全预料活动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事情。
因此要适时地教给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和应变方法。如小班幼儿一进入幼儿园,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排着队走路,此时如果让幼儿学开火车,小手当轮子,拉好前面小朋友衣服的下摆,并编一首顺口溜:“火车开在铁轨上,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也不挤。”效果一定不错。又如在开展“聪明的小狗”这一游戏时,为了较好的完成“学习向前爬、侧爬、后退爬的动作技能”这一游戏目标,可以采用室内游戏的方法,布置利于幼儿爬动的“草地”,并在其两边各放置了小鸡、小猫的家,通过向小动物问好和寻找“肉骨头”的方式练习各种爬的技能,虽然受到空间环境的限制,却恰如其分的投放游戏材料,幼儿能更清楚地听指令小洞,对于“爬”这个动作也能很好的掌握。并减少了等待的时间,活动量也有所控制。
在幼儿进行四散跑和追逐跑时,父母先示范奔跑的动作,再提醒幼儿奔跑时不能低头向前猛冲,眼睛要学会观察周围的情况,避免因相互碰撞而跌到,与此同时进行情境表演学会避让;如果不慎跌到,要尽力用双手支撑身体,防止头部着地;如果感到身体不适,学会主动告诉,以便及时脱衣、休息,调整活动量。除此以外,父母要经常带着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无论是晨跑、还是体育游戏都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将“自我保护意识”渗透在体育活动中,学会在运动中保护自己。
三、、“角色游戏”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学校为儿童制作了一辑主题为“不要开门!”的专题节目:一男性工作人员,乔装成送货员,带着大堆礼物与五彩缤纷的气球,到一些父母不在家、孩子“独守空房”的家庭造访(事先已得到父母的同意)。结果显示,半数孩子表现良好:对“送货员”的百般诱惑,要么不予理睬,要么隔着门应答。但是,另有半数的孩子,则让父母们担心不已:他们不但引“狼”入室,还以小主人公的姿态,带“送货员”逐个房间参观。这次节目引起了父母们的普遍关注和担心,大家想出各种办法,竭力保护儿童的安全,并策划了一次造访警局的“远足日”活动。活动中最吸引孩子们的就是精心制作的那本独自在家安全手册了,因为它是一本可以自己涂色的画册,孩子们在涂涂画画的同时,能领悟到很多道理。
1.如果独自在家,陌生人来敲门,可以隔着门告诉他,爸爸妈妈正忙着,或在睡觉。不论他有任何理由,也不要开门。
2.不可独自行走,出门总要与朋友相伴。
3.不接受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特别是食物。
4.如果陌生人对你说:保证带你去一个很好玩的地方,或和你玩一种很有趣的游戏,不要相信,千万不要跟他走。
当然,仅仅一次角色游戏还不足以让孩子们牢记这些安全守则,再把经常在幼儿园玩的“角色游戏”教给父母们,让“安全守则”成为亲子游戏的一部分。让孩子在玩中学习,更能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比如父母充当陌生人——
1、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他能用他的车载你回家,你该怎么应付?
2、在游乐场,一个陌生人说,他的宠物狗丢失了,问你“能帮我找一找吗?”你怎么办?
不过,不管事先怎样灌输,“演习”中还是有不少孩子会作出错误的回答,所以我们会明确告诫父母:不必大惊小怪;即使经过你的纠正,仍不尽人意时,也不必过分担心,以大人应有的智慧,加上足够的耐心,多几次与孩子一起找出恰当的回答堵塞“漏洞”,孩子最终会在游戏中学会自我保护的。
学前儿童游戏设计应注意:
1.确保儿童身心安全
游戏场地必须是舒适的、保健的、可靠的。游戏场地环境和一切设施以及游戏过程都要排除任何危险的存在。游戏场地必须排除一切危及儿童身心安全与健康的危险因素。保证儿童安全是创设游戏场地的第一基本原则。
2.促进儿童的发展
游戏场地是为儿童提供的探索环境,发展创造性行为的环境,满足发展的需要。为此,游戏场地和游戏设施应当能够促进儿童知识经验的丰富,应当使婴幼儿能体验到令人兴奋的各种不同的游戏机会,激发其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是富有吸引力的、挑战性的游戏环境。
学前儿童游戏:
游戏是适合于学前儿童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的活动。儿童在游戏中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通过游戏,儿童体验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劳动、生活和道德面貌。
同时,也就理解和体验着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游戏的主题和内容都是由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都是跟儿童周围的生活条件密切联系的,都是社会性的活动。在一定意义上说,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就像活动、工作和服务对成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样。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角色游戏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角色游戏教案篇1任务1角色游戏的概念及特点
一、角色游戏的概念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为象征性游戏。它在儿童2、3岁时产生,在学前晚期达到高峰,其后逐渐为有规则游戏所取代。
二、角色游戏的特点
(一)角色游戏表征的特点
表征的实质是学前儿童表达意思——表意。
游戏中的这些“假想”活动对于幼儿来说都是非常“当真”的。
(二)自主性和创造性特点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自己的游戏,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选择主题、角色、材料,游戏过程中自由切换情节和发展内容,使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游戏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些创造性也是未来创造活动的萌芽。
(三)角色游戏社会性的特点
角色游戏既是学前儿童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也是学前儿童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模拟,还常常包含了学前儿童对成人社会的某种期待。
三、角色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特殊意义(信息搜索)
(1)角色游戏具有游戏发展价值的独特性。
首先,它为幼儿带来极大的快乐,对其积极的情绪,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在角色游戏中,儿童独特的想象活动为儿童创造性的发挥和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并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再次,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有力地推动了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促进了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最后,在角色游戏中,言语也得到了发展。
(2)角色游戏具有游戏发展价值的全面性。角色游戏是幼儿获得动作、语言、情感、认知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全面推动着游戏发展价值的实现。
思考题:简述我所理解的角色游戏。
任务2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角色游戏的组织
(一)游戏的准备
1.丰富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增加现实生活的印象,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
2.提供适合的场所、设备及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为学前儿童开展角色游戏创造物质条件。
3.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保证学前儿童角色游戏的深入开展。
(二)游戏的过程
1.观察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为有针对性教育提供依据。
2.观察儿童游戏活动,了解儿童真实的游戏水平,为评价、指导学前儿童游戏提供依据。
3.针对各年龄班学前儿童的水平,抓住游戏的主要环节,以间接的指导方法为主,帮助学前儿童组织和开展游戏
游戏中,应该注意
1.以间接的指导方式为主。
2.抓住游戏主要环节,结合学前儿童发展水平帮助学前儿童开展游戏成人要鼓励儿童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的主题。
教师要帮助学前儿童分配和扮演游戏的角色。
(三)游戏的结束
1.结束游戏
(1)结束的时间
教师要在儿童的游戏性质尚未低落时结束游戏,可使学前儿童保持继续游戏的积极性。学前儿童活动持续时间一般为:小班 5-10分钟;中班 15-20分钟;大班 25-30分钟。
(2)结束的方式
“天黑了”“下班了”“关门了”来结束游戏。
(3)时间过长的原因
①一个游戏情节长,导致时间长,如“娃娃医院”。
②学前儿童游戏兴致高而让学前儿童反复游戏导致时间长。
2.收拾整理
(1)老师主要在旁边指导,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对学前儿童收拾好玩具的要求不同。如,小班能把一些稍大点东西放好;中班能把基本的玩教具放回原位;大班已经能对玩教具分类放好。
(2)提要求时,老师以游戏中的角色身份,这样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3.评价游戏
(1)小班可由老师讲评,让学前儿童简单评价。主要以鼓励、表扬学前儿童的某行为。
(2)中、大班可由老师和学前儿童共同参加讲评,这样可以提高学前儿童的分析能力,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样有助于游戏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大中小班儿童角色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一)小班儿童角色游戏的指导
小班儿童的思维水平处于感知运动性向直觉形象性过渡的'阶段。小班角色游戏多为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
(1)玩具的种类适当少些,但相同种类的玩具应多些
(2)教师应更多地参与游戏过程,以平行游戏法与合作游戏法的指导方式,通过角色之间的语言交流来指导儿童。
(3)教师应在游戏指导过程,及时协调角色关系与现实关系,减少现实关系的冲突对游戏的干扰。
(4)游戏结束时宜采用情感式评讲,并带领儿童整理场地培养良好游戏习惯。
(二)中班儿童角色游戏的指导
中班儿童最感兴趣的是角色,但是只考虑个人的愿望不善于分配角色,开始向结伴游戏和合作游戏发展。
(1)引导并鼓励儿童独立提出主题,通过协商的方式培养独立解决冲突的能力,正面提醒培养集体意识。
(2)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增强儿童角色扮演的创造性和游戏内容的新奇性。
(3)游戏结束时吸引儿童参与评讲,引导反思,培养观察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三)大班儿童角色游戏的指导
大班儿童角色游戏水平明显提高,关注的焦点在于游戏的规则及角色扮演的逼真程度,游戏主题明确,独立性强,角色游戏的反思与评价能力萌芽。
(1)较多地采用直接指导方法,尽量在游戏中引入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保持想象的合理性
(2)指导儿童采取协商方式,独立开展合作游戏并解决问题,鼓励配合主题自制玩具。
(3)引导儿童把外部言行与内部动机一致起来,深化游戏主题,在深层次上把握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
(4)游戏结束时的讲评引导儿童反思主题和内容的深刻性,心理活动,最终目的在于使儿童适应社会生活。
思考题:
结合幼儿园见习或学前儿童角色游戏观察活动,编写一份学前儿童角色游戏指导方案
任务3学前儿童角色游戏的评价与设计
一、学前儿童角色游戏的评价
游戏名称:班级:指导教师:观察者:观察日期:观察时间:
学前儿童角色游戏能力评价表
角色游戏教案篇2首先说一下餐厅的主要设施:厨师操作台、原料摆放柜、餐桌、餐椅、冰箱、微波炉,此乃硬件实施。前面的四项是园里采购的,后面的是我利用废旧纸盒改造的。下面说一下我与孩子的合作。
一、告诉幼儿要新开一个餐厅,请幼儿帮餐厅起名字,根据民主原则,定名为“小太阳餐厅”。
二、请幼儿绘画菜谱,我再进行包装、塑封,装定成册——菜单,有的画出了自己爱吃的水煮鱼、清蒸鱼,有的画了糖醋里脊,有的画了水果沙拉等等,可谓品种丰富。
三、与美工活动捏泥结合,幼儿用泥塑造了麻花、包子、饺子、肉丁饭、蜗牛卷等主食,以及西瓜、苹果等水果,摆放在材料柜里。
四、请幼儿收集各种饮料瓶及酸奶瓶,我们制作了鲜橙多、冰红茶、绿茶、露露等饮料。
其次说一下我的布置过程:
一、装饰餐厅环境:与幼儿共同制作各种关于餐厅的图片,包括老师画的厨师、招牌菜、各种蔬菜,幼儿画的各种水果等。餐厅名称采用地垫挂饰制作成太阳的样子。
二、制作各种半成品投放材料柜里。如:麻辣烫、面条、用布缝制的包子、饺子、辣椒等。
三、投放用布缝制的小围裙与头巾,供服务员使用。
最后说一下幼儿游戏的效果:如果你很久没被幼儿崇拜了,那就开个角色游戏区吧(中班)。当我请几名幼儿示范游戏时,他们开心极了,很好地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与交往合作能力。当然,随着游戏底开展我们会投放更多幼儿喜欢的东西。
角色游戏教案篇3活动目标:
1、乐意扮演角色和小朋友一起玩。
2、学习使用简单礼貌用语招待小客人。
3、懂得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游戏区域:胖胖娃娃家、瘦瘦娃娃家、牛角娃娃家、大力娃娃家所需的游戏材料新投放的材料:自制电话四部、小衣服。
知识经验:幼儿已有参与娃娃家游戏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分享经验
1、交流游戏经验:玩娃娃家时你最喜欢当谁?都做些什么事情?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展示相应的照片)
2、交流生活发现:爸爸妈妈在家还会做哪些事情?
(教师展示幼儿收集的照片)
(二)提出问题,引出新的游戏内容-小客人做客。
1、问题:娃娃娃家里已住满了小主人,还有小朋友想去玩,怎么办?
2、讨论:怎样招待小客人?怎样做文明的小客人?
3、提出新任务:小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三)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进入娃娃家游戏。
1、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钥匙"进入"娃娃家",扮演角色。
2、幼儿相互自我介绍,明确游戏伙伴的身份。
(四)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带领小客人在各娃娃家串门。
重点指导:引导小主人主动、热情的招待客人。
活动结束:
听音乐结束游戏,评选文明家庭。
1、主人交流:你为客人做了哪些事情?
2、客人评选文明家庭。
角色游戏教案篇4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并认识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
2、教育小朋友要讲卫生,预防疾病。
活动准备
几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听诊器、体温表、输液器、注射器。医院标志,白大褂。
活动过程
1、课前谈话,引起幼儿对医院的兴趣,并提出游戏的要求。
(1)人生病了怎么办?到哪儿去看病治病?
(2)谁看病?谁护理病人?
(3)认识医院标志,认清大夫听诊器、体温表,并看清使用方法。
2、请3~5名幼儿游戏,按自己的意愿协商分配角色(医生、护士、病人)。
3、医生、护士戴上帽子,等待病人进来,请几名幼儿去看病,鼓励小朋友勇敢地与医生密切配合。
4、游戏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医生按一定的程序给病人"看病"。
(1)先给病人挂号、排队。
(2)医生热情地询问病人哪里不舒服。,仔细地用听诊器等为病人诊治。
(3)护士护理病人,教育幼儿不把打针看成可怕的事,了解护士的辛苦。
5、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其他幼儿进行观摩,并轮流进医院游戏。
6、游戏结束时,教师对服务好的医生、护士给予表扬。
活动反馈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初步了解医生和护士的工作情况,认识了一些医疗器械,个别小朋友对医院的恐惧感逐渐消除。在活动中,个别幼儿会一直忘记自己手中的仪器是干什么的,教师适当的给予提醒。还有部分幼儿说到打针就怕即使是假的,通过这次活动,部分幼儿觉得打针也不是很恐怖。幼儿通过这次活动也加深了预防疾病的意识,目标基本完成。
角色游戏教案篇5角色游戏:医院、照相馆等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深化各个主题的内容,丰富各游戏,鼓励幼儿加强各角色间的联系,其他教案-中班角色游戏。
2、培养幼儿坚守岗位,以及运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巩固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
二、活动准备:各角色游戏所需的玩具材料以及替代品。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结合上周下午开展的各角色游戏进行讲评,让幼儿提出再次玩的愿望。
2、以谈话形式增强角色意识,强调要坚守“岗位”;并强调幼儿遵守游戏常规。
3、分配角色:按幼儿意愿,教师根据幼儿意愿加以调整。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了解幼儿游戏情况,重点指导医院,以身份提醒工作人员工作认真,对待顾客有礼貌。
(2)鼓励各角色、各主题间的交往。
(3)注意个别教育,鼓励每个孩子参与游戏,提醒个别孩子遵守游戏规则。
(4)及时支持幼儿生成的新的主题。
5、游戏结束
(1)放音乐提醒幼儿收拾玩具。
(2)组织幼儿进行评议重点评各角色之间的交往以及是否坚持岗位。
角色游戏教案篇6一、目标:
1、展开主题游戏帮助幼儿分配主要角色,并要求幼儿明确自己担任的角色
2、学会从并列游戏到小组游戏,联合游戏发展,逐步培养幼儿集体
3、培养幼儿交往能力,要求幼儿在活动中友好相处
二、准备:
两个娃娃家:提供材料(围裙、一次性底盘)
医院:提供材料(点滴、纸药片、药方、纸、笔、医生帽)
食品店:提供材料(各种食品空盒)
小菜场:提供材料(自制各类蔬菜、称、盘子)
点心店:提供材料(皱纸、盘子、泥工)
银行:提供材料(钱币)
理发店:
三、过程
(一)小班幼儿到大班去找好朋友、结对子。
(二)教师提出游戏要求,幼儿间协商角色,分配角色。
(三)开始进入角色,教师观察指导
①观察、了解幼儿对玩具的兴趣,并使游戏动作与角色产生关系
②观察幼儿在游戏中是否和大班幼儿一起进入角色
③鼓励幼儿摆弄玩具,并使游戏动作与角色产生关系,逐步建立角色意识,提高游戏水平
四、讲评游戏
①讲讲游戏中是怎样合作的,怎样游戏的
②教师小结
角色游戏教案篇7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游戏,学习扮演角色,会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流。
2、加强各游戏主题与角色间的联系。
3、培养幼儿初步的合作意识,游戏中能创造性使用游戏材料的行为。
活动准备:
铃鼓、小黑板、玩具钢琴、逼、纸、体育活动玩具等游戏的玩具材料。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出主题,引导幼儿讨论:幼儿园有哪些活动?老师经常带小朋友做些什么?
2、启发幼儿分配角色,先让能力强的幼儿当老师,以后可以让能力中等或较差的幼儿轮当,不要让能力强的孩子独占“老师”的角色。
3、提出游戏要求:
(1)通过协商决定要扮演的角色。(2)游戏结束后将材料分类收好。
4、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
(1)重点指导幼儿园的老师给孩子上课的程序。(2)帮助幼儿园的老师丰富游戏情节。
5、整理游戏材料,师幼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观察与反思:
幼儿园是幼儿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我通过幼儿园这个角色游戏,创造性地表现幼儿的生活,游戏中幼儿们非常积极,但是在游戏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幼儿在游戏中有争抢角色的现象。
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与对策:
问题1:幼儿在游戏中有争抢角色的现象。原因:很多幼儿都想扮演老师。
对策:在游戏前指导幼儿自主协商分配角色。问题2:幼儿只顾游戏,忘了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原因:幼儿的礼貌习惯还不能自如地运用到游戏中去。对策:提醒幼儿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角色游戏教案篇8活动目标:
1、能正确反映角色的社会职责和角色相互间的社会关系。
2、学会大胆、有创造性的选用替代物与游戏材料,学会根据幼儿的需要自制简单的玩具,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麦当劳设施和用品;工作人员的服装、标记;供幼儿自制或替代的物品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回忆上次活动情。
1、在上周我们的角色游戏新介绍了什么工作?
2、你扮演了什么角色?
3、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觉得可以怎样解决?
二、幼儿按意愿选择角色分组进行游戏。
1、幼儿自主游戏。
2、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游戏,注意“工作人员”应热情礼貌的为“顾客”服务,“顾客”应文明用餐,不浪费“食品”。
3、指导幼儿根据“顾客”的需要自制各种“食品”。
4、启发“工作人员”及时收拾和整理餐厅各类“物品”,保持清洁。
三、讲评。
探讨本次游戏的情况及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下次游戏的要求。
四、结束。
提醒幼儿收拾、整理、归类,摆放好各类物品进行场地整理。
角色游戏教案篇9一、情况分析
最初开始角色游戏,大部分幼儿对于这种自主的、摆弄性强的游戏是很感兴趣的,但是游戏水平具有很大差异,是否上过托儿所,个性开朗或内向都是影响游戏水平的因素。常常会发现:当大部分孩子兴致勃勃地“办家家”时,有一部分孩子却在教室中闲逛或抱着娃娃无所事事。有个别对新环境还没适应的孩子,一听到“妈妈”两字,竟然触景生情哭了起来……
此外,对于还在游戏的孩子,有半数左右出现以下现象:当问在喂娃娃吃饭的孩子”。再问:“你在干什么”?“我在喂娃娃吃饭”。再问:“你是谁?”得到的回答却是:“我是张熠”。可见,这类幼儿有装扮动作,尚没有扮演角色的意识。
说明
以上那些尽管处于游戏群体中,却无所事事,到处游荡的孩子,不能算是真正的游戏。因为,一般认为游戏呈现出一种积极的活动状态,只有积极地参与活动的才是游戏。另外,不能分辩现实中的自己与游戏中自己扮演的角色,说明幼儿尚未确立角色意识,角色意识的出现晚于角色行为。因此,对于前者教师应使其愉快投入游戏激发角色行为。后者可深入一步进行角色意识的培养。
二、游戏要求
1,学做爸爸、妈妈,激发角色行为,培养角色意识。
2.建立游戏常规:正确使用玩具,爱护玩具。
三、游戏准备
1.提供材料:设置阶梯(1)一人一娃娃,餐具若干;
(2)两人一娃娃,一诀大积木(桌子),两个凳子(床),餐具若干。
2.丰富经验:(1)观察爸爸、妈妈平时做些什么;
(2)谈话: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为孩子做了哪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