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科普知识: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灭绝假说质疑与解释陨石撞击地球在我们的地球上,曾经有很多生物种类出现后又消失了,这是一个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阶段。
但是像恐龙这样一个庞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家族,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种种猜测。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的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恐龙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统统死去,科学家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
有的说是地球在6500万年前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因为平地上长出许多高山来,沼泽便减少了,气候也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了。恐龙的呼吸器官不能适应干冷干热的空气,而且一到冬天,恐龙的食物也没有了,所以就走上了绝路。
有的说是超新星爆发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强烈变化,温度骤然升高后又降得很低的缘故。还有的说是恐龙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恐龙又食量很大,所以中毒而死。
证据是白垩纪晚期开始出现了有花植物。还有人别出心裁地说,是因为恐龙这种巨大的动物因吃的太多且不断放屁,向空中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
由于它们数量太多,生存时间又长,所以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造成毁灭性气候。甚至还有人说是外星人跑到地球来猎取的结果,因为它们觉得恐龙肉特别好吃。
证据是他们在北极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迹。有的科学家还认为,是由于海面下降,新的陆地出来了,有的恐龙有迁移的习惯,去了其他地方,不适应那里的环境,最终灭绝。
总之,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左右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
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
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300公里之间。
科学工作者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们开始为我们描绘6500万年前那壮烈的一幕。
有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尽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刺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冲天大水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汹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后会合于撞击点的背面一端,在那里巨大的海水力量引发了德干高原强烈的火山喷发,同时使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那是一场多么可怕的灾难啊。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铺天盖地的灰尘,极地雪融化,植物毁灭了,火山灰也充满天空。
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
生物史上的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对于恐龙的灭绝[1],当然不止这些说法。
其余的例如: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度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
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植物中毒说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食肉动物将有毒的肉吃下后也被毒死了。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陨石撞击说火山爆发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有一个叫做希克苏鲁伯的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它和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有什么关系?答案就隐藏在这层白白的岩石里。这层岩石被地质学家称为K-T边界(K-T boundary),意思是白垩纪-第三纪界限的标记线。
下层岩石中含有丰富的恐龙化石,但在K-T边界以上,恐龙消失了。K-T边界岩石中含有铱,铱是一种稀有金属,在地球中的平均含量只有十亿分之一。
然而。
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真的有恐龙吗》教案
选择公道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
如何公道地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呢?首先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通常我们把一个练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行数学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
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
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为准。
3.中班整合活动明星恐龙的教案
活动意图:
恐龙对于孩子们永远充满好奇。他们喜欢看关于恐龙的书籍,听关于恐龙的故事,玩关于恐龙的玩具,“恐龙”是种神秘奇特的动物,没人见过真正的恐龙是什么样子,人们见到的恐龙图案全是科学家通它的化石还原的形象。这给孩子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孩子对恐龙世界探秘的渴望。
活动目标:
1.感知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了解恐龙及恐龙灭绝的原因。
3.感受生命的宝贵,学会感恩。
活动内容:
活动一:科学《探秘恐龙世界》
●分享、交流
(1)介绍自己收集的恐龙图片、资料,讨论自己知道的恐龙。
(2)请个别幼儿分享讲述。
●欣赏、感受
(1)观看恐龙化石。
(2)恐龙由哪几部分组成?
●演示、讨论
(1)恐龙模拟视频,感受恐龙世界的壮观和神秘。
(2)利用课件和视频认识腔骨龙、异特龙、梁龙、甲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等。
(3)小结
肉食性恐龙牙齿锋利,吃肉凶猛,两腿行走。
草食性恐龙吃青草、树枝上的嫩叶等,草食性恐龙比较巨大,牙齿扁平。
杂食性恐龙既吃肉也吃植物,还偷吃恐龙蛋。目前发现的恐龙中,草食性恐龙最多,杂食性恐龙最少。
●猜想、探究
(1)现在还有恐龙吗?它们都到哪去了?
(2)科学家对于恐龙灭绝的各种猜测。(看视频)
A、小行星撞地球假说
B、火山爆发假说
C、气候变化假说
D、海洋变迁假说
小结:恐龙灭绝仍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
●操作、游戏
分组活动:
(1)白色恐龙石膏像涂色
(2)恐龙化石挖掘考古
(3)恐龙模型分类
活动二:绘本《永远永远爱你》
●认识恐龙
播放视频,认识霸王龙和慈母龙。
慈母龙:最爱自己孩子,吃植物和野果等。
霸王龙:凶猛的食肉恐龙。
●角色介绍
认识绘本《永远永远爱你》
●阅读绘本
(1)解读封面
封面上有谁?故事名字是什么?
(2)故事中谁永远永远爱谁?
(3)阅读绘本,教师指导。
●理解绘本
(1)利用电子白板展示,理解故事情节。
观察——猜图——理解
主要问题:
1.慈母龙妈妈捡来的蛋是谁的蛋?
2.蛋孵出霸王龙为什么要把他送走?后来为什么又留下?
3.大的霸王龙是良太的什么人?为什么?
4.果子山是谁送给慈母龙的?
5.故事中谁永远、永远爱谁?你怎么知道?
●欣赏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感受亲情。
●情感体验
(1)视频:《父母的爱》,感受父母无私的爱。
(2)幼儿动手操作,采用绘画、粘贴的方式制作感恩卡,送给妈妈。
活动三:区域活动《恐龙的故事》
图书区:将收集的恐龙书籍、视频投放活动区。
科学区:将沙盘投放在科学区,隐藏恐龙化石。
建构区:收集恐龙图片以及恐龙模型、废旧牙膏盒、废旧报纸、以及饮料品和易拉罐、积木,用于搭建和游戏。
美工区:恐龙图片,让幼儿自由绘画,投放橡皮泥,动手捏恐龙。
活动反思:
为了让幼儿了解更多有关恐龙的知识,我想如果教师只凭借一张嘴和几张图片进行教学,很难使幼儿充分感知了解,教学效果可能不尽人意。为此,课前我鼓励幼儿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网查询恐龙的相关资料,寻找恐龙的模型玩具或图书图片等,然后带到幼儿园一起交流观看,为这次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和准备。
4.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还知道有关恐龙的哪些知识
提到恐龙我想说的是,恐龙是一类生存于中生代时期的古爬行动物,且都是陆生的。
也就是说,像翼龙、鱼龙、蛇颈龙等都不是恐龙,它们虽生存于中生代时期,但只是和恐龙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恐龙分两大类:蜥臀目和鸟臀目。
蜥臀目恐龙又可分为兽脚类和蜥脚类;鸟臀目又可细分为角龙类、鸟脚类、剑龙类、甲龙类和肿头龙类。还要特别提一下,恐龙最繁盛的时期应该是白垩纪,而不是侏罗纪(不要被《侏罗纪公园》误导了,其实电影中的恐龙大部分是白垩纪的)。
在655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导致恐龙在此后的数年内全部灭绝。
5.小学二年级语文 31.恐龙的灭绝资料
一、教材简说打开课文,精美的画面映入眼帘,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中生代时期,漫游在遍布恐龙的世界里。
看,不同种类的恐龙,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戏耍。看到这般景象,人们不禁会想为什么“今天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来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变冷,使它们耐不住寒冷,还是行星的撞击破坏了它们的食物链?是越来越多的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切断了恐龙的繁衍之根,还是流行的传染病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都是至今尚未揭开的谜团。
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带着这些疑问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不久的将来,这些谜团可能会被正在捧读本文的孩子们揭开。
本课共有15个生字需要认读,也许,您会觉得既多又难。建议您“走出”课文,与孩子们一起搜集一些恐龙的资料,让孩子们赋予每个生字以生动的语言环境,可能会见奇效。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积累词语。 3.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三、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本课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较多。
除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记外,主要要把生活识字与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结合起来。如,“遮住、偷吃、书籍、躲避、死亡、孵出”等都是二年级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词语。
要通过反复朗读词语,认识词语中生字的读音和意义。“枯萎、尘埃、耐不住、庞大、哺乳、或者”等带有生字的词语不容易感悟,则需要学生自己结合上下文理解,或者查字典理解字义、词义,教师也可作一些简单的解释。
读音方面,注意“类”()不读,“哺”()不读,“或”()不读。 2.写字指导。
(1)写正确。“染”九缸水放在木架上,“九”别写成“丸”。
谜:先写言字旁,再写“米”,最后写走之。“寒”字下边是两点。
(2)写美观。长横要突出:亡、染、类。
短横宜收敛:“谜”字右边的短横,“传”字上边的短横,“类”字上边的短横,“严”字的上下两横,“寒”字中间的三横。书写“寒”字要特别注意,三个横都不能太长,以不超出宝盖为准。
撇捺应伸展:“染、类、寒”三字下面的撇、捺。结合“类”字的书写,再次强调“一般情况下,一个字中不要写两个捺;如果出现,就将其中的一个捺变成点”。
(二)朗读感悟本课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朗读课文时,重点要求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要在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和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同时能对书上的解释提出一些疑问,或者自己能提出别的猜想。
教学进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教师可通过介绍恐龙(有条件的可放映一段有关恐龙的音像片),激发学生了解和研究恐龙的兴趣。
教师可提问导入:你想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吗?看看课文里告诉了我们几种说法。 2.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谁最先知道课文中告诉我们的几种说法。这样处理是顺应学生想了解恐龙的急切心理。
3.自由交流,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几种说法。为了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可让学生先正确、流利地读一读介绍某种说法的段落,教师随机检查学生生字的学习情况,相机感悟理解一些重点词语。
然后要求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恐龙灭绝的一种说法。 4.引导学生质疑。
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5.认识第四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帮助科学家再想出一些可能的原因。
可在小组里开展讨论。(三)积累运用 1.除课本后面“读读抄抄”中列出的词语外,建议再积累如下词语:庞大、冬眠、躲避、耐不住、尘埃、遮住、枯萎、哺乳动物、偷吃、传染病、孵出、雄性、书籍。
2.在科学探究中,发现与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阅读教学中理解感悟一些科学小品文需要弄清楚有关事物之间的关系。学完本课后可让学生用线条将下列事情之间的关系连起来。
地球上的条件变化引起一些事物的变化结果地球变得十分寒冷偷吃恐龙蛋宇宙行星撞上地球恐龙耐不住严寒恐龙灭绝地球上哺乳动物增多尘埃遮住太阳,动植物大量死亡全球气温下降不能孵出雌性的恐龙(四)实践活动课后收集一些有关恐龙的资料、图片,在教室的一角举办一个小型展览。四、教学设计举例片断: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以“活”和“动”为总特征。
“活”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表现为学生真正动手和动脑。本课内容具有探索性,因此,可采用探究的方式来学习。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导质疑 1.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 2.播放课文插图动画。
3.学生质疑,择主要问题探索。如: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二)读文,收集事实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几种说法?其理由是什么?(三)根据课文内容,解释自己的观点。
选择自己赞同的一种说法,用自己的话来解释。 1.一种说法是:寒冷使恐龙灭绝。
2.另一种说法:没有太阳光,植物枯萎、动物死亡,恐龙也随之灭绝。 3.其他种种说法:恐龙蛋被偷吃;传染病流行;气温下降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龙。
(四)用不同的观点加以肯定或反驳(五)阐述和论证自己。
6.找一本书,有图片有文字的,讲的是关于恐龙的,主人公和他儿子(好
恐龙大陆:国内第一套"科普+故事"恐龙绘本
由于气候的变化,原本茂密的森林和草原逐渐枯萎,三角龙群为了生存决定向南方迁徙。大角是三角龙群的首领,他的儿子小角是一只活泼顽皮、聪明勇敢的小恐龙。前往南方旅途艰险重重,不仅有恶劣的气候和环境,还会受到来自各种各样的肉食恐龙的威胁。小角他们不畏艰险,齐心协力,最终克服了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到达了南方新天地。
在众多的以资料性内容为主的恐龙图书中,这套书别出心裁,不仅有活灵活现的人物,还有曲折生动的情节。书后还增添了许多有关恐龙的科普知识,寓教于乐。惊险的故事,精美的画面,优美的文字,丰富的知识,带你走进神奇的恐龙世界。
7.八年级上册"恐龙无处不在"的教案,现在我要来上这课我该怎么讲
一、教学目标1.明确文章的说明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学习本文准确、周密、简明的语言特色。
2.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创新思维。(一)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学习本文准确、周密、简明的语言特色)(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创新思维。二、教学设计(一)导入1、恐龙的相关画面,并解说: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最重的可达90吨(目前的大象只有6吨),曾以900~1200属类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可在6500万年前,恐龙却灭绝了,只在世界各地留下各种各样恐龙的化石,那么这些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板书课题及作者) 2、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请你谈谈读过题目后有什么样的结论?预设:生:是说恐龙遍布世界各地师:南极也有?生: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师:在什么时候发现的,具体说说。
读第二自然段。师:如果有人告诉我们在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你的第一个想法是怎样的?真实本能的自然的想到了什么?生1:是翼龙,会飞,飞到南极。
生4:大陆发生了灾难。恐龙迁移而去。
比如火山。师:为何每块大陆都有?结合我们学过的科学知识。
生:是大陆在漂移。把恐龙带走的。
师:你们有很多说法,你们觉得哪个理由更有说服力?师:看来还是大陆漂移猜想更有说服力。(二)初读课文明确说明内容多媒体依次显示下列问题:讨论:并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回答这两个问题(三)研读课文理清说明的顺序1.思考:看看作者是怎样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得出结论的。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各小组学生发言整理作者的思路。
提出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寻找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不同地区舒适的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2.根据以上的分析,作者得出什么结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强有力的证据。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推理论证——得出结论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形成板书)(四)再读课文品味周密准确简明的语言过渡:作者之所以能将抽象的科学知识介绍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除用恰当的说明顺序,还得益于他周密准确的说明语言。(备:如果说优美抒情的散文是华丽的晚礼服,那么平实严谨的说明文就是一件朴实的衬衫,如果说优美抒情的散文是一幅丹青渲染的画卷,那么平实严谨的说明文就是一张严密精确的图纸。)
1.可老师读这篇文章,发现阿西莫夫一点都不自信。你看下面的句子:⑴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⑵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⑶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也许、似乎。
可能”用的太多,给人不自信之感。你赞同我的意见吗?讨论,得出说明用语的准确。
2.老师发现阿西莫夫有时又太自信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你认为呢?讨论,得出说明用语的周密。3.第12段的“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
换成“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气候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时候,恐龙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界所提供的食物毕竟有限,而恐龙的胃口实在惊人,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机体没有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可以吗?讨论,得出说明用语的简明。
4、你能从文章中举出体现说明语言周密、准确、简明的例子吗?(指导方法——删除法、替换法等)/link?url=-fr--GzwPU6WgHjOdHiw7。
辐射4中的动力装甲在很多科幻游戏中也出现过类似的装备,而辐射4中的动力甲又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深空高玩带来的就是一位玩家分享的辐射4动力装甲全分析,有兴趣的玩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开始解释动力甲之前,鄙人先在此阐明讨论游戏的基本三个参照因素:
设定、现实、游戏性
这三点的参照程度:设定现实≥游戏性。
1、什么是动力甲(PowerArmor)?
动力甲没有确切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确定以下二点:
1、必须有辅助的动力
2、不能代替人四肢的移动
(引用Fallout wiki的power armor页面:This armormust be custom-fitted to the user and is so heavy that it requires internalmicro-motors to allow movement.)
第一点的核心在于“动力”,第二点在于区别动力甲与载人机甲(或人型机甲)。值得注意的是,辐射4吃设定搞出个动力骨架出来,所以一定意义上模糊了动力甲的定义。
2、辐射系列中动力甲的原理
辐射系列中的动力甲设定有比较大的变动,分为原设定与4的设定
原设定:动力系统与装甲合为一体,也就是说装甲是内置动力系统的;这意味着除头盔以外,动力甲的所有部分都是连在一起的。动力甲的动力来源是微型核聚变电池驱动的伺服电机,动力甲的传动方式是液压传动(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动力甲的所有部分都是连在一起的)。
4的设定:动力系统与装甲分开,分为动力骨架与装甲。动力来源的能源依然是微型核聚变电池,不过为了游戏性改为了核聚变核心。动力与传动方式不明。装甲分为六个部分:头盔,左臂,右臂,胸甲,左腿,右腿;这同样是为了游戏性的改变。
3、动力甲的作用
动力甲的首要作用在于“动力”,而不在于防御的甲。
(以下建立在只考虑局部战斗而不考虑后勤的情况下)在战斗中,士兵要背负极重的装备进行作战。鄙人曾亲自背着超过15KG的负重进行山地越野(自己65KG,从未受过任何训练),通常走上1-1.5千米便不得不停下休息。而在战斗中士兵要奔波的远远不止1.5千米,况且作战的环境同所要消耗的体力远大于简单的越野。与此同时,步兵作战所携带的武器,弹药和补给因为体能因素必定要大打折扣。因此机动载具例如吉普车或直升飞机便非常重要,因为机动化载具可以让士兵在不消耗体力的同时增加装备、补给的携带。
使用机动化载具的劣势在于两点:第一点:不如步兵机动;在山地战,巷战中,除直升机外其他载具都受地形限制而无法良好地机动移动,并且在陆地上至今没有比两条腿更方便更加全方位的行进方式。第二点:目标过大;无论是吉普车或者是直升机都将会成为敌人的首要攻击目标,一旦这种载具被击毁,步兵会陷入缺乏防御和缺乏重武器支援的田地。
动力甲能很好地将步兵的机动性与载具的携带量结合在一起的同时,给予步兵坚实的保护。在设定中,动力甲能同时携带相当于一个班的火力,与此同时还能携带步兵无法携带的重火力。动力甲可以携带如重型榴弹发射器、导弹发射器或是机炮等可以提供压制火力的武器。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如此多的火力依然可以快速地移动和很好地隐蔽。动力甲可以长时间,高负荷,高火力地作战。使用动力甲的士兵不仅不受体力限制,还能提供极其猛烈的火力和弹药与补给。以上为动力甲的主要作用。
动力甲的装甲体现的是另一作用:保护强火力来源。在设定上动力甲的防护是极其坚硬的:传统单兵武器(如步枪、机枪)无法击穿,甚至能挡住导弹发射器的攻击。能击穿动力甲的只有高斯步枪这类“造出来就不是为了干普通事的”武器。
总结:动力甲的作用在于极大增强步兵的单兵火力与防护的同时,保留了步兵的机动性并提升了作战时间。
4、辐射中动力甲的历史
动力甲最早出现在2067年,安格雷奇战役。型号是T-45。辐射中动力甲出现的必要技术基础为微型核聚变电池的发明(2066年),这种技术提供了近乎无限的能源并且非常“小”。T-45最初的目的是用于攻击中国军队的坦克,但是后来发现动力甲对于不能飞的东西都很有用。T-45实际上非常的不成熟,主要体现在散热方面:T-45的散热非常糟糕,核聚变电池甚至有可能烧穿自身;使用者必须穿上特制的服装来减少热对于自身的伤害。更加先进的动力甲T-51于2076年发明。相比T-45来说,T-51是非常先进的动力甲,其首先改造的就是散热问题,使用者可以穿上它进行非常持久的作战。在装甲上,T-51使用了弧形装甲并且设计上更加整体化。值得注意的是T-51使用了“自循环系统”,使用它就没必要从动力甲里面出来上厕所了(当然仅限小号)。T-45在安格雷奇作战非常成功,不过直到T-51发明前,美国依然无法击退在安格雷奇的解放军。
在这里要提到的是长江战役:在2074年,美军尝试使用T-45与其他作战单位(步兵与机械化部队)从长江口进攻中国大陆,不幸的是登陆后就与解放军陷入了苦战。在T-51发明后,美军直接将T-51投放至长江口,使得进攻势如破竹。在战争的最后,美国已经控制了上海,南京等地,并将战争进展到了戈壁沙漠。
(以下为辐射4吃设定)T-60动力甲发明于2077年,按照B社的说法T-60是核战前最先进的动力甲,不过怎么看都是T-45改,无论从整体设计和部位设计T-60都与T-45十分相像。T-60并没有参与对外作战,而是主要用于国内与加拿大的镇暴任务;这一点在辐射4开始就展现了出来。
英克雷在躲在钻井平台后,一直在研究新的动力甲,不过研究一直不是很成功。直到2220年英克雷方才研究出(直到02012016本人所知的)目前最先进的动力甲:X-01。X-01比较突出的是更加整体化的设计和丑死人的山羊头。X-01的整体化设计使得防护进一步提高,较少的零散部件令故障和可能分散的地方减少。
英克雷在2242年研究出了特斯拉动力甲,相比X-01要弱但是简化了使用者操作能量武器。
电子游戏,很早就被人们公认为是继绘画、雕刻、建筑、音乐、诗歌(文学)、舞蹈、戏剧、电影八大艺术形式之后的“第九艺术”。
但一直以来,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在我国,人们对电子游戏的认可程度还远远无法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提并论。
事实上,游戏界与音乐界、电影界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评判体系。
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下游戏界公认的权威奖项。了解这些奖项之后,大家就可以据此找到世界公认的精品游戏,避免入坑,愉快玩耍。
“金摇杆奖”(Golden Joystick Awards),是英国最著名的游戏产业大奖,以公众投票选出一年中最佳的各平台游戏,是继街机奖(Arcade Awards)之后最古老的游戏产业大奖。被玩家认为是游戏界的“奥斯卡奖”
该奖项是游戏界历史最悠久、最有分量的奖项之一,金摇杆奖全部由玩家投票选出,这一原则已经坚持十年不动摇,它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无可非议。从1982年起,至今这个奖项已经有了36年的历史.。
金摇杆奖与每年10月底至11月底之间颁发,今年的金摇杆奖已经与2018年11月17日正式公布
以下是2018年金摇杆完整获奖名单:
这些奖项中,含金量最高的就是年度游戏奖,年度游戏奖会颁发给过去一年中,玩家心目中公认的“游戏神作”。
所以呢,如果你想找个好游戏玩,不妨参考下金摇杆奖的年度游戏,一般来说都不会坑。
十三少就放出近几年的金摇杆奖年度游戏供大家参考:
看看上面这份年度最佳游戏的名单,全部玩过的可以举个手,没玩过的朋友可以考虑入手了,听说steam最近有秋季特惠,27日就结束了哦。
The Game Awards颁奖典礼,简称TGA。是由索尼、微软、任天堂以及Valve(V社)赞助的游戏评选活动。也被玩家认为是游戏界的“奥斯卡奖”。
奥斯卡奖:你们是不是对我有什么误解?我不要脸的啊。
索尼、任天堂、及微软是公认的世界三大游戏主机商,而V社,则是著名PC游戏平台steam的幕后黑手。TGA奖项成立于2014年,至今已经举办了三届,今年的TGA颁奖典礼将于2018年12月6日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微软剧院举办,相比于往年,今年时间会稍晚一些。
TGA与金摇杆奖不同,是由全球知名的游戏媒体组成评审团,在各个奖项中选出五个游戏进行提名,主办方将统计各个媒体提名最高的游戏作为提名游戏,最终是由评审会投票选出得奖游戏。
作为一个媒体评审奖项,这两年,TGA也新增了玩家投票环节,但玩家投票的权重较低,比如今年,TGA就新增了中国区的投票活动,投票地址在B站,不过现在已经结束了。
因为TGA奖项的评选机制,有一些玩家认为TGA只不过是一场游戏厂商的自high,是个野鸡奖。因为游戏到底好不好玩,要让玩家说了算,游戏媒体都是骗人的,谁给钱多谁获奖。
对于这种观点,十三少不置可否。但对比电影行业的相关奖项,我们就会发现,票房大热的电影并不一定会获得奥斯卡奖。专业影评人评选电影的角度与电影观众评选的角度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游戏界也是一样。与玩家而言,好玩就是好游戏,但对于专业的游戏评测者,他们需要考虑的方向与因素会更多一些。
这就可能会导致评选结果与玩家预计的情况产生偏差,就比如这两年大热的《绝地求生》,该作在众多玩家心目中已经是最火热的游戏了,但依然无缘金摇杆奖与TGA。
因为18年的TGA还没有颁布,因此我们就先放出部分奖项的提名供大家参考:
奖项非常的多,但与金摇杆奖一样,所有奖项里分量最重的就是年度最佳游戏这一奖项。同时,TGA有一个独有的奖项——最受期待游戏奖,基本上前一年的最受期待奖就会内定成为下一年的年度最佳游戏。当然,不排除某些游戏会产生大型翻车现场。
这一点,请大家参考历年TGA评选的年度最佳游戏与最受期待游戏:
包括由游戏展会评选的大奖:
E3评论家大奖
科隆展游戏大奖等
由游戏媒体及平台选出的大奖:
IGN年度游戏大奖等
Steam年度游戏大奖等
学院大奖:
D.I.C.E.:美国互动艺术与科学学院奖
英国学院游戏奖(BAFTA)等
其他行业或协会大奖:
IMGA国际移动游戏大奖
金翎奖:中国游戏产业年度最具价值的评选活动
游戏界的各种奖项种类繁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大家只需要了解金摇杆奖与TGA即可。
话说回来,虽然游戏奖项这么多,但作为国际公认的金摇杆奖及TGA,迄今还未出现国产游戏的身影,这也让人觉得十分遗憾。
与国产电影一样,国产游戏也需要经历长期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游戏与世界主流的游戏水平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可喜的是,今年开始,国产单机市场迎来了几款佳作:《天命奇御》、《太吾绘卷》及《中国式家长》、《河洛群侠传》、《古剑奇谭三》。
其中《太吾绘卷》一度在steam销量登顶,竟引得无数国外玩家留言:We need English !这一刻,确实让我们感觉到国产游戏的春天即将到来。
但未来,我们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游戏开发商,渠道商,游戏媒体及作为游戏玩家的我们共同的努力。
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有一部国产游戏获得世界公认的年度最佳游戏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