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对孩子的好处:
1、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这个不用说太多,每个科学实验都是需要动手来做的,不是纯知识,也不用记公式,做了就懂。比如看到我文章的图片,会思考自己如何动手做出来,并且即使做出来,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成功了固然可喜,失败了也会寻找原因。
2、可以培养动脑能力,在做的过程中会有思考的过程。在大人看来非常简单的实验,小朋友们还会做失败,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大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基本常识的,小孩子生下来可能第一次见过,第一次做,失败是非常正常的。在不断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思考过程,都是一点一滴尝试摸索出来的。
3、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同样一个实验,孩子做出来的步骤肯定不一样。在做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思索不同的做法,这个就是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反而大人们做的时候却中规中矩,没啥大的创新。与其买磁力片玩具、乐高玩具,还不如做点实验实在。
4、可以作为学校课程的补充,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学校是纯知识灌输,然后拿考试来检验吸收消化情况,最终培养了一大批考试机器、哑巴英语。既然学校不开设科学课,作为家长也应该自己努力一点,让孩子做做科学小实验,放松心情。
科学实验掌握理论:
应熟练掌握与实验课题有关的理论和经验。
实验方法是在人为的控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一个过程,所以要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和进行具体实验的过程中,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和前人经验的积累。
实验者只有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才能对实验中出现的新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当事物表现超出原来的理论框架时,能够及时加以捕捉,并发现其本质。
科技玩具科技游戏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设计出一个可以激发儿童智慧的一种游戏。
儿童在娱乐中去获取科技知识,锻炼各种能力,开发智力。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分类游戏、运动性游戏三种。
儿童在娱乐中去获取科技知识,锻炼各种能力,开发智力。
在选择游戏时,应注意游戏的科学性、趣味性、活动性、规则性;学前儿童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师生共同游戏。
分类
科学玩具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通过利用玩具进行的游戏使儿童和青少年获得某种科技知识,我们不妨称之为知识玩具;另一类是通过玩具使人的智力得到发展,可称之为智力玩具。当然,知识和智力不能截然分开,关键还在于玩法。
例如,幼儿玩积木,如果教师利用这个机会介绍各种几何形体,幼儿便获得了知识。再如,风靡一时的"魔方",属于智力玩具,但是魔方解法中却有着大量的数学知识。
幼儿园的科学启蒙教育,不仅是知识的启蒙,还包括兴趣和态度的启蒙,要使幼儿园的科学启蒙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视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行为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常会看到:能力强的聪明的孩子面对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却轻易地放弃了获取成功的机会;平时自信好强的幼儿在尝试失败后失声痛哭,甚至迁怒于一起活动的同伴,或是活动的材料等等,从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智商高的人不一定是成功者,相反,一个具有稳定而持久的情绪情感,活泼开朗的性格的普通人却能够成为成功者。所以科学启蒙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幼儿健康心理的培养。
1、培养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幼儿参与科学探索活动的积极性一般取决于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及教师的鼓励帮助,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注意为幼儿安排多一些感兴趣的活动,特别是操作实验活动例如:认识物体的浮沉,在活动一开始,就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自由地在水中玩,看什么东西会浮上来,什么东西会沉下去,从而激发幼儿从事活动的兴趣;在有兴趣的基础上,再鼓励幼儿想办法使浮的东西沉下去,沉的东西浮上来,进一步调动起幼儿探索的欲望;必要时,教师再给予幼儿必要的指导,幼儿因获得成功而积极性更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2、培养幼儿的坚持性。现在幼儿遇到挫折的机会很少,许多孩子一遇到困难和失败便中途而废。于是我们在科技活动中要人为地为他们设置一些障碍,增强其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增强其坚持性。例如:在认识“各种各样的车子”活动中,可为幼儿提供方形的轮子,使他们制作的车子走不了;在探索电珠通电原理的活动中,为幼儿提供过期的电池,使他们的房子通不了电等,然后在他们要放弃实验的时候教育他们是要多动脑筋想办法才会把事情做好,如果半途而废,则使他学不会,再鼓励帮助幼儿想办法坚持把实验做完,培养幼儿的坚持性。
另外,通过长期系统的观察,让幼儿了解事物的生长过程,发现事物的变化和事物间的相互关系,也有利于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坚持性。例如,让幼儿种植葱、花生,饲养金鱼等,幼儿通过定期的观察,将观察结果用绘画的方式记在自己的观察记录本里,这样不但使幼儿了解了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坚持性。
3、培养幼儿的合作性。在未来的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的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合作是幼儿健康心理的一种表现。在幼儿科技教育活动中,有许多活动需要幼儿与同伴相互配合共同操作、共同探索来完成,这就需要在活动中学习交流的方式,合作的方法。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需要合作的机会。例:科技活动“会移动的物体”中,可让幼儿合作移动较重的物体;“声音的传播”中让幼儿一个对着纸棍的一头轻轻说话,另一个在空心纸棍的另一头听声音,从而体验到合作的成功。幼儿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逐步摆脱了自我中心,懂得如何去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适应集体的要求。
4、让幼儿形成超越意识。我们知道科学启蒙教育活动本身是一种超越活动,孩子在完成活动的同时也达到了超越的目的。例如:“运沙”活动,教师在为幼儿提供一个用桶运的方法后,鼓励幼儿通过实践得到更多的方法:用袋装、用盒装、用杯子装入等,然后通过观察比较,否定了费时费力的方法,有的幼儿提出远距离运沙可用车运载等方法,这已远远超越了“运沙”这一活动简单的目标。所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幼儿动脑筋想办法,允许幼儿决定操作的步骤方法;允许幼儿提出问题和要求,鼓励幼儿用不同于常规的方法去认识事物,支持他们的创造,从而激发他们再探索,再创造精神,让幼儿形成超越意识。
二、注意创设良好的科学启蒙教育环境
科学启蒙教育重视幼儿科学知识的发现性学习,充分体现幼儿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幼儿通过自身探索性活动去发现、解决问题,幼儿学科学是真正通过“做”来完成的。因此在科学启蒙教育中要注意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科学探索活动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取科学知识,掌握学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1、创设科学实验室。科学实验室是幼儿进行科技探索活动,学科技的重要阵地。为幼儿创设科学实验室,提供让幼儿探索的材料,其意义往往远甚于向幼儿提供知识,因此,幼儿园要注意为幼儿创设科学实验室。实验室里可为幼儿创设多个实验区域。如:动植物标本区、电磁区、玩水区、力区等,使幼儿能自由进入区域参与操作实验活动,提高活动积极性,同时减低各实验活动的互相干扰。其次,要在各区域提供丰富的操作实验材料。由于实验室是为全园幼儿而设,所提供的材料要适合各年龄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因此幼儿园除购置如指南针、温度计、体标本、动物标本等材料外,还需提供大量的难易程度不同的自制材料。如不倒翁、有趣的动物平衡器、磁吸玩具青蛙跳、会跳舞的小兔等来满足幼儿参加实验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要多为幼儿提供半成品,以利于幼儿在实验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例如:为幼儿提供纸盒、瓶盖等,让幼儿制造自己喜欢的汽车,制作好以后与同伴推着玩,初步探索圆轮子滚动快,而方形的轮子难于滚动等原理。
2、创设良好的活动室环境。活动室是幼儿一天生活的主要场所,在活动室中为幼儿创设具有科学氛围的环境,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及参与科学探索的兴趣,也为科学教学活动打下基础。教师可在活动室为幼儿创设自然角及科学角,然后根据季节变化和每周的正规性科学活动等,不断更新、充实自然角、科学角。例如:结合春季主题活动,在自然角种植葱、花生,用各种水果做“水果娃娃”等,结合“认识镜子”活动,在科学角放置各种镜子让幼儿做“镜子游戏”等,活动室的环境创设还须注重让幼儿共同参与布置,如“家用电器”,教师可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各类家用电器的图片及微型小家电等布置在科学角,供幼儿观看及动手操作。
此外,幼儿园还需注意多种植树林、栽培花卉、开辟菜园、设置饲养角、建水池、沙池、设“生态水区”等,创设大量的其它科技环境,让幼儿在玩耍中再发现、再认知、再创造,不断获取粗浅的科学知识。
三、要充分利用社会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社会自然资源是指幼儿园所在地区和邻近地区中可以被科学教育所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自然资源,可为幼儿提供学科学的机会,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科学经验和生活,使幼儿学习在幼儿园中学不到的知识,感受到学习的欢乐。利用社会自然资源还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把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活动融于社会和大自然之中。例如:向幼儿进行现代科技教育时可以带幼儿参观高新技术开发单位;认识风等自然现象,带幼儿到户外或邻近的山上去感知;认识水可组织幼儿实地参观自来水厂,观看水是怎样从较远的地方引入自来水厂,又经消毒、过滤再送到千家万户的过程,使幼儿认识到自来水来之不易,许许多多的人为之付出汗水,具体感知了现代科技的作用、科技工作者的伟大、懂得了节约用水的道理。然后带幼儿参观被污染的河水的情况,让幼儿知道河水污染给人们生活及动植物带来的危害等。
幼儿园的科学启蒙教育如能走出课室、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则能更有效地完成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的任务。利用社会、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教育能弥补正规性、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不足,渗透了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相结合的科学教育思想。
上一篇:科学游戏包含科学知识
下一篇:科学游戏学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