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知识游戏
创始人
2024-05-27 07:43:30
0

一、大班教案《货币》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货币》,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教案《货币》1

一、活动名称:《货币运用》

二、授课教师:李洋

三、活动班级:大大一班

四、活动时间: 20xx年

五、活动目标: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六、活动准备:

一仿真人民币;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二压岁包两个。

七、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找朋友。教师发给每名幼儿1张教具中的仿真人民币,在音乐声中四散走,音乐停,拿着相同面值人民币的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二谈话,揭题。

教师:(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三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四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②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幼儿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五游戏活动。

①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教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②游戏:开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六教师小结:

幼儿的收获,并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养成节约用钱,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好习惯。

八、安全教育:

幼儿玩滑梯时,教师时刻注意幼儿安全,请幼儿有序排队,不打闹、不推挤。

九、反思: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这节课的幼儿园教学就是为了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在简单的幼儿园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功能。这节课的难点--换钱。在这次幼儿园活动的时候,我采用了多种幼儿园教学方法。对于100、50这样的人民币比较熟悉,但对于其他一些面值的钱,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识时出现了混乱,尤其是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幼儿都看的很仔细。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游戏"开商店"让他们感知生活,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幼儿的人数多,有些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部分幼儿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等理解有些困难,所以课后我重新补充一个"小小超市"这样的环节,让幼儿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

大班教案《货币》2

大班教案《货币》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认识人民币,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人民币的判断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货币》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2、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人民币的判断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难点:

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小猴子的果树园场景布置;若干附有钱币的果子;文具店、图书店等商店布景;爱心捐款箱;各类标有价格的文具、图书等货物;灾区录像。

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幼儿自制的小存钱包;小果筐。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导入语。

教师: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你们最近都喜欢什么样玩具或图书呢?这些东西都是谁买来送给你们的?用什么买的呢?(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教师:妈妈、爸爸那些送你们礼物的人他们的钱又是从那来的呢?(引导幼儿知道人民币与我们生活的之间的关系)

教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去商店买东西呢?

幼儿:想。

教师:要想去买东西就必须有人民币,那我们要怎么办呢?

幼儿:像爸爸、妈妈一样去工作。(引导幼儿知道只有靠劳动和付出才能获得回报。)

教师:好吧,今天我刚好在路上遇到小猴子它说它的果园里想请一些园丁去帮忙摘果子,那让我们一起去帮他吧!你们愿意吗?

幼儿:愿意。

教师:去小猴子的果园要经过一座很窄很窄的.独木桥,大家排好队,都跟着我一个跟着一个的走。(教师带领幼儿走线)

二、集体活动。

1、采果子,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啊,我们终于到了小猴子的果园了,你们看小猴子在等我们呢!

小猴子(教师扮):小朋友你们终于来啦,快来帮我摘果子吧。每一个果子里都有一个小秘密哦!

幼儿拿小果筐帮助小猴子摘果子,并从果子里取出不同面值的货币。

2、认识人民币。

教师:小朋友,刚刚我们大家帮助小猴子采摘了那么多果子,工作了这么久辛苦啦现在要给小园丁们发工资了。

教师:那你们都认识他们的面值吗?(出示仿真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幼儿认读。)

3、幼儿操作认读。

请幼儿认读自己手中的人民币。

4、感知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出示100元人民币,提问幼儿可以兑换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

请幼儿用学具摆一摆。(引导幼儿按群计数)(出示课件)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兑换成2个50元,5个20元,10个10元。

5、游戏:小小银行家。

请幼儿清点自己的仿真人民币,并按面值分类记录数量,记录在记录表里。(记录表见附图)

6、观看灾区录像。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灾区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家,没有学校没有书读。他们多么想和我们一样,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学唱歌跳舞学知识啊!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引导幼儿关心他人,愿意将自己的爱心奉献)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怎么帮助这些受灾的小伙伴呢?

幼儿:我要送她礼物……

幼儿讨论自己要送给灾区小朋友的礼物。

7、献爱心活动。

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传递爱心的方式。

①、文具店、图书店、玩具店,教师选幼儿扮演营业员,请幼儿按购物规则进行购物。

②、爱心捐款箱,请幼儿将自己的善款捐进爱心箱内。在与幼儿一起统计“爱心捐款箱”里的捐款数目。

三、结束活动“送爱心”。

教师:小朋友让我们把我们的爱心礼物送到灾区的小朋友那里吧!

教师带领幼儿开上“幸福火车”前往灾区送爱心。

延伸活动:

带幼儿去超市购物,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运用。

点评建议:

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它与我们密切相关。在幼儿的生活中,一个玩具、一个蛋糕、……,都要接触到人民币。《幼儿园教育纲要》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我设计此活动。以便让孩子正确认识一些货币的面额,并了解使用货币购物的常识,懂得合理地消费,同时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的现象和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数学教育更加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

大班教案《货币》3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货币。

2、分清元和角。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真的人民币,《仿真人民币》。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1)(2);贴有价格标签的各种文具若干,铅笔,记录纸。商品标签若干,画有各种硬币的存钱罐图若干,购物作业单若干。

3、《操作册》第五册第57到5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

走线,线上游戏:打老虎。幼儿边练儿歌边走线。

2、集体活动

(1)感知人民币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吃的食物,看的书,玩的玩具和穿的衣服是用什么买来的呢?“教师出示”真的人民币“,”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钱币上的数字,了解他们不同的面值。

(2)取认人民币。

辨别10元以下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如:教师说4元,幼儿能拿出4张一元的人民币,教师说6元2角,幼儿能拿一张5元。一张1元和2个1角或6个1元2个1角等。

3、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学具,“仿真人民币”玩取钱游戏。幼儿两人一组。一名说出钱数,另一名要准确取出相应币值的货币。

第二组:幼儿根据存钱罐中的人民币写出总数是几元几角。

第三组:幼儿根据购物作业单中的提示,突出相应的币值。

4、游戏活动

游戏“文具店”。场地上有各种文具,上面标有价格,几名幼儿扮作售货员,其他幼儿扮作顾客,让幼儿学习使用货币。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知道了我们人类离不开人民币的,同时也知道人民币分为硬币和纸币,并都有不同的面值(元,角)在游戏中都能用不同的纸币,硬币的面值去购买商品。但就是有的幼儿还是把几元几角还分得不是很清楚。下节课要巩固元角互换。

小百科:货币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实际是财产的所有者和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大班教案《货币》4

大班数学活动:运用货币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运用货币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

3、《操作册》第6册第61-62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走线,线上游戏:朋友抱成团。幼儿扮演10元的人民币,在音乐声中走圆圈。音乐停止,幼儿看教师手中的人民币数目,自由结伴,凑成与教师手中人民币相同的数目,抱成一团。

2、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

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②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

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你用学具摆出来。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3、游戏活动。

游戏:开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少的一组扮演售货员,另一组当顾客。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4、分组操作活动

第一、二、三组:操作“仿真人民币”,玩换钱游戏。幼儿2人一组,一人拿面值大的“仿真人民币”(如50元),另一幼儿找出几个小面值的凑成50元。可以用5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也可以用2张20元的和1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还可以用1张20元的和3张10元的组合来交换。游戏中让幼儿感知多种组合。

第四、五、六组:“开商店”游戏。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

第七、八、九组:做《操作册》第61-62页的活动。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大班教案《货币》5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ppt课件-认识人民币

2、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3、红包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找朋友。

每名幼儿手拿一个数字,在音乐声中四散走,音乐停,拿着相同数字的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二、谈话

1、出示红包

教师:小朋友,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

2、小结: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

我们把这些钱叫“人民币”。

三、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四、通过课件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演示课件,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熟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

(1)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

请幼儿讨论回答。

(2)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五、游戏活动

1、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教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2、游戏:开商店。

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

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

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六、教师小结

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养成节约用钱,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好习惯。

二、小朋友认识货币的小程序有哪些

小朋友认识货币的小程序有如下:

1、学习货币小游戏:这是一款让小朋友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学习货币的小程序,游戏的主题是小朋友在超市中购物,需要根据商品的价格,使用正确的货币来进行付款。

2、货币计算器:这款小程序可以让小朋友在购买商品时,熟练掌握货币的计算方法,帮助更快地掌握货币的相关知识。

3、货币投票小游戏:这是一款让小朋友学习货币的小游戏,游戏中有许多货币图片,小朋友可以根据货币图片的提示,点击正确的货币类型,让更加熟练的掌握货币的知识。

三、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有不同的面值,(元,角)

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提高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的多项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货币。

2、分清元和角。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真的人民币,《仿真人民币》。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1)(2);贴有价格标签的各种文具若干,铅笔,记录纸。商品标签若干,画有各种硬币的存钱罐图若干,购物作业单若干。

3、《操作册》第五册第57到5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好。

走线,线上游戏:打老虎。幼儿边练儿歌边走线。

2、集体活动

(1)感知人民币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吃的食物,看的书,玩的玩具和穿的衣服是用什么买来的呢?“教师出示”真的人民币“,”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钱币上的数字,了解他们不同的面值。

(2)取认人民币。

辨别10元以下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如:教师说4元,幼儿能拿出4张一元的人民币,教师说6元2角,幼儿能拿一张5元。一张1元和2个1角或6个1元2个1角等。

3、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学具,“仿真人民币”玩取钱游戏。幼儿两人一组。一名说出钱数,另一名要准确取出相应币值的货币。

第二组:幼儿根据存钱罐中的人民币写出总数是几元几角。

第三组:幼儿根据购物作业单中的提示,突出相应的币值。

4、游戏活动

游戏“文具店”。场地上有各种文具,上面标有价格,几名幼儿扮作售货员,其他幼儿扮作顾客,让幼儿学习使用货币。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知道了我们人类离不开人民币的,同时也知道人民币分为硬币和纸币,并都有不同的面值(元,角)在游戏中都能用不同的纸币,硬币的面值去购买商品。但就是有的幼儿还是把几元几角还分得不是很清楚。下节课要巩固元角互换。

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

2、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难点: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小猴子的果树园场景布置;若干附有钱币的果子;文具店、图书店等商店布景;爱心捐款箱;各类标有价格的文具、图书等货物;灾区录像。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幼儿自制的小存钱包;小果筐。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导入语。

教师: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你们最近都喜欢什么样玩具或图书呢?这些东西都是谁买来送给你们的?用什么买的呢?(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教师:妈妈、爸爸那些送你们礼物的人他们的钱又是从那来的呢?(引导幼儿知道人民币与我们生活的之间的关系)

教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去商店买东西呢?

幼儿:想。

教师:要想去买东西就必须有人民币,那我们要怎么办呢?

幼儿:像爸爸、妈妈一样去工作。(引导幼儿知道只有靠劳动和付出才能获得回报。)

教师:好吧,今天我刚好在路上遇到小猴子它说它的果园里想请一些园丁去帮忙摘果子,那让我们一起去帮他吧!你们愿意吗?

幼儿:愿意。

教师:去小猴子的果园要经过一座很窄很窄的独木桥,大家排好队,都跟着我一个跟着一个的走。(教师带领幼儿走线)

二、集体活动。

1、采果子,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啊,我们终于到了小猴子的果园了,你们看小猴子在等我们呢!

小猴子(教师扮):小朋友你们终于来啦,快来帮我摘果子吧。每一个果子里都有一个小秘密哦!

幼儿拿小果筐帮助小猴子摘果子,并从果子里取出不同面值的货币。2、认识人民币。

教师:小朋友,刚刚我们大家帮助小猴子采摘了那么多果子,工作了这么久辛苦啦现在要给小园丁们发工资了。

教师:那你们都认识他们的面值吗?(出示仿真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幼儿认读。)

3、幼儿操作认读。

请幼儿认读自己手中的人民币。

4、感知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出示100元人民币,提问幼儿可以兑换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

请幼儿用学具摆一摆。(引导幼儿按群计数)(出示课件)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兑换成2个50元,5个20元,10个10元。

3、游戏:小小银行家。

请幼儿清点自己的仿真人民币,并按面值分类记录数量,记录在记录表里。(记录表见附图)

4、观看灾区录像。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灾区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家,没有学校没有书读。他们多么想和我们一样,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学唱歌跳舞学知识啊!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引导幼儿关心他人,愿意将自己的爱心奉献)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怎么帮助这些受灾的小伙伴呢?

幼儿:我要送她礼物……

幼儿讨论自己要送给灾区小朋友的礼物。

5、献爱心活动。

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传递爱心的方式。

①、文具店、图书店、玩具店,教师选幼儿扮演营业员,请幼儿按购物规则进行购物。

②、爱心捐款箱,请幼儿将自己的善款捐进爱心箱内。在与幼儿一起统计“爱心捐款箱”里的捐款数目。

三、结束活动“送爱心”。

教师:小朋友让我们把我们的爱心礼物送到灾区的小朋友那里吧!

教师带领幼儿开上“幸福火车”前往灾区送爱心。

四、延伸活动:

带幼儿去超市购物,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运用。

点评建议:

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它与我们密切相关。在幼儿的生活中,一个玩具、一个蛋糕、……,都要接触到人民币。《幼儿园教育纲要》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我设计此活动。以便让孩子正确认识一些货币的面额,并了解使用货币购物的常识,懂得合理地消费,同时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的现象和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数学教育更加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

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买卖游戏,体验货币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不同国家的货币,并能简单说出其特点。

3、了解钱来之不易,初步懂得合理消费。

活动准备

玩具货币若干、活动中可以进行买卖的物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师:如果你们想要买一些东西回家,需要用什么买?(钱)

——师:你们有没有用钱买过东西呢?你用过多少钱买呢?

——教师出示各个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说一说它的面值、颜色,鼓励幼儿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教师小结:人民币正面的人物是毛泽东主席,背面印的主要是中国最重要的景点,面值不同印的景点也不同,主要颜色也不相同。

二、开拓视野。

1、教师出示电子大书《形形色色的货币》,请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它们的特点。

——日元:采用日本特有的物产“三亚皮浆”为原料,纸张坚韧有特殊光泽,为浅黄色,面额越大颜色越深。

——美元:是现在各国之间钱币兑换的基础货币,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货币。

——英镑:英镑的正面是英国女王的头像,根据面值的不同背面的人物不同,大多数都是对科技发展有关的重要人物,分为硬币和纸币两种。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货币,并说一说为什么。

3、开心游戏。

——教师准备形形色色的货币纸样,遮住一部分,请幼儿说说它是哪一个国家的货币,有什么样的特点;或者教师说特点,请幼儿说出是哪一个国家的货币。

三、学习合理消费。

——师: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用到钱,像买玩具、买零食、去游乐场玩等,都要付钱。你们知道钱是哪里来的吗?

——师:钱主要是爸爸妈妈工作赚来的。银行里的钱也是爸爸妈妈工作赚来的,只不过是爸爸妈妈把钱存在银行,让银行帮忙保管,等爸爸妈妈要用的时候才从银行取出来。

——师:钱是爸爸妈妈辛苦工作赚来的.,爸爸妈妈爱我们,所以我们花了很多钱,那我们是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呢?

——教师小结:我们应该合理用钱,用钱买需要的东西如学习用品、生活必需品等,少花钱买零食等。

四、体验活动。

——教师把准备好的货币纸样发给幼儿,教师扮演售货员,请幼儿排好队来买东西;幼儿告诉教师想买哪一样物品,教师就要告诉幼儿需要哪一个国家的货币和相应的钱数,请幼儿对应付钱。

——鼓励幼儿说一说游戏后的感受。

活动应变

第四环节也可以改为判断游戏:教师举一些生活中消费的例子,让幼儿判断对错,用实例让幼儿了解如何合理消费。

活动延伸

美工活动:请幼儿设计一样属于自己的游戏币,用美术的形式展示出来,并说一说设计的想法和意义。

角色活动:在进行超市等角色游戏时,贴上价格标签,请幼儿挑选物品,并根据价格标签,付相应的货币。

区角活动

科学区:

1、投放形形色色的货币,鼓励幼儿观察并说说特点。

2、摆放货币纸样和物品,鼓励幼儿进行买卖活动,感知货币和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环境创设

教师打印各国的货币纸样,张贴在主题墙内,鼓励幼儿主动观察了解。

家园互动

亲子活动:请家长跟幼儿一起了解中国货币的发展历史,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随机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引导幼儿合理消费,节约用钱。

附录:纸币

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是中国,时间约在公元9世纪。首次在欧洲使用的纸币是1661年由瑞典银行发行的,不过那时发行纸币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作为真正的货币。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开始发行银单。银单最初是手写的,后来才改为印刷品。印刷的银单一经公众接受就成为真正的钞票了。

目前世界上共有两百多种纸币,流通于世界193个独立国家和其他地区。作为各国货币主币的纸币,精美、多侧面地反映了该国历史文化的横断面,沟通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经济交往。目前世界上比较重要的纸币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

幼儿园大班《认识货币》教案篇4

一、活动名称:

《货币运用》

二、授课教师:

李xx

三、活动班级:

大大一班

四、活动时间:

20xx年

五、活动目标: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六、活动准备:

1.仿真人民币;商店的布景(商品上都标有价格)。

2.压岁包两个。

七、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找朋友。教师发给每名幼儿1张教具中的仿真人民币,在音乐声中四散走,音乐停,拿着相同面值人民币的幼儿手牵手,围成一个圈。

2、谈话,揭题。

教师:(师出示压岁包)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叫纸币;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3、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4、集体活动。

①认识人民币。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面值。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种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不见了。

②感知人民币兑换关系。提问:100元可以换成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请幼儿举手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换成2个50元、5个20元或10个10元。

5、游戏活动。

①游戏:看谁说得快又准。

教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②游戏:开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商店"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的一名幼儿当售货员,另几名幼儿扮演顾客,玩"开商店"的游戏。买东西时要算清楚自己应该给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的付钱、找零钱。

6、教师小结:

幼儿的收获,并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更要养成节约用钱,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好习惯。

八、安全教育:

幼儿玩滑梯时,教师时刻注意幼儿安全,请幼儿有序排队,不打闹、不推挤。

九、反思: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这节课的幼儿园教学就是为了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使幼儿在简单的幼儿园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面值和人民币的功能。这节课的难点--换钱。在这次幼儿园活动的时候,我采用了多种幼儿园教学方法。对于100、50这样的人民币比较熟悉,但对于其他一些面值的钱,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识时出现了混乱,尤其是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幼儿都看的很仔细。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游戏"开商店"让他们感知生活,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幼儿的人数多,有些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部分幼儿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等理解有些困难,所以课后我重新补充一个"小小超市"这样的环节,让幼儿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ios黄油游戏排行榜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ios黄油游戏排行榜,以及手机黄油有哪些推荐的相关问题知识,...
黑魔法游戏提高知识和修养 一、哥特风游戏《黑魔法》怎么玩洗完之后选择去晚餐室吃些东西。吃完饭之后去浴室可以解锁剧情,去卧室睡觉...
游泳安全知识游戏 一、游泳的安全知识有哪些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
没点知识怎么玩游戏呢图片 一、不上班,吃外卖,整天玩游戏的人是靠什么生活的身边恰好就有这样一个女生朋友,从一起毕业出来上班到目...
丰富知识英文游戏推荐一下 一、我知道游戏很好玩的英文下载地址:类型:安卓游戏-益智休闲版本:v1.1.2大小:27.00M语言...
竞答游戏知识 一、关于答题的游戏有哪些答题的游戏有一站到底pk版,微信成语猜猜看,问答RPG魔法使与黑猫维兹,挑战...
电脑游戏相关知识点归纳 一、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受到鼓舞,找...
知识比赛类游戏 一、求一个响亮而有文采的百科知识竞赛活动的名称求一个响亮而有文采的百科知识竞赛活动的名称 1、知识百...
二年级下册趣味知识游戏 一、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二)趣味乐园挖地雷原问题:答案:扩展资料主要考察的是平均数的知识点:表示...
传奇游戏制作基础知识是什么 一、传奇是什么游戏呵呵哥们算你问对人了我就是传奇的忠实粉丝他的全名叫热血传奇是2001年推出的一款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