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的特征有哪些?相关内容如下:
1、跨学科整合性;
跨学科是STEM教育最重要的核心特点。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几大学科整合在一起。它意味着教育的重点不单只是放在某个特定学科,我们不应该过于关注学科之间的界限。而是利用这五个学科的相互关联性,用全局观出发,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趣味性;
STEM教育课程中会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元素,使之能够更快速地融入课程当中,对于孩子们来说,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科技、动画、甚至游戏这本身就会激发兴趣,这会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使孩子在解决问题时不再是被动地听老师进行讲解,而是渴望探索。
3、体验性;
STEM教育的先进之处在于将不易理解的知识,通过让孩子主动实践的过程,启发思考,最后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任何的知识有真正实践之后才能真正的掌握,每一个孩子们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之中不仅能够获得结果性知识,还会学到多方位思考问题,懂得每一个问题不仅仅有一个答案,最终培养逻辑思维。这种在参与、体验中习得知识的方式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4、情境性;
STEM教育特点在于让孩子不仅仅囿于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将问题放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之中,这样使得抽象变为了具象,强调知识是学习者通过学习环境互动建构的产物,而非来自于外部的灌输。
把知识还原于丰富的生活,结合生活中有趣、挑战的问题,通过学生的问题解决完成教学。当知识镶嵌在情境运用之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获得知识的社会性、情境性及迁移运用的能力。
5、协作性;
STEM教育特点在于培养孩子多种能力,在学习过程之中,每一个孩子的思维进行碰撞,最终实现1+1大于2的效果。而在社会中,每个人都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和互助,STEM教育的完成完成任务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团队相互帮助。在这个过程之中也会使孩子学会如何与人沟通,最终获得宝贵的协作能力。
STEA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
STEM教育(STEM Education)起源于美国,目前在全世界的中小学教育中得到普遍应用。然而,STEM课程并不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将四门学科内容组合形成有机整体,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培养STEM能力的教育一般遵循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问题作为导向的学习的教学原则。PBL是一种以鼓励学习者通过运用批判思考,问题解决技能和内容知识,去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和争议的教学方法。
扩展资料
STEM的特点:
融合的 STEM教育具备新的核心特征:跨学科、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协作、设计性、艺术性、实证性和技术增强性等。
(1)跨学科:跨学科意味着教育工作者在 STEM教育中,不再将重点放在某个特定学科或者过于关注学科界限,而是将重心放在特定问题。
,强调利用科学、技术、工程或数学等学科相互关联的知识解决问题,实现跨越学科界限、从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角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育目标。
(2)趣味性:STEM教育强调分享、创造,强调让学生体验和获得分享中的快乐感与创造中的成就感。有的项目还把 STEM教育内容游戏化(将游戏的元素、方法和框架融于教育场景)。
因为将基于探索和目标导向的学习嵌入游戏中,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团队技能、教授交叉课程概念和负责的科学内容主题,可以得到更多、更理想的教育产出。
(3)体验性:STEM教育不仅主张通过自学或教师讲授习得抽象知识,更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学习过程。 STEM提供了学生动手做的学习体验,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和科学知识应对现实世界问题,创造、设计、建构、发现、合作并解决问题。
(4)情景性:STEM教育强调把知识还原于丰富的生活,结合生活中有趣、挑战的问题,通过学生的问题解决完成教学。
STEM教育强调让学生获得将知识进行情境化应用的能力,同时能够理解和辨识不同情境的知识表现,即能够根据知识所处背景信息联系上下文辨识问题本质并灵活解决问题。
(5)协作性:STEM教育具有协作性,强调在群体协同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进行群体性知识建构。STEM教育中的问题往往是真实的,真实任务的解决离不开其他同学、教师或专家的合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他人交流和讨论。
(6)设计性:STEM教育要求学习产出环节包含设计作品,通过设计促进知识的融合与迁移运用,通过作品外化学习的结果、外显习得的知识和能力。
(7)艺术性:STEM教育的艺术性强调在自然科学教学中增加学习者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注与重视。
(8)实证性:,STEM教育不仅要注重科学的实证性,更强调跨学科情景中通过对问题或项目的探索,培养学生向真实生活迁移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
(9)技术增强性:STEM教育强调学生要具备一定技术素养,强调学生要了解技术应用、技术发展过程,具备分析新技术如何影响自己乃至周边环境的能力。
项目式学习和STEM教育都源自美国。从定义上来看,STEM教育可以算是项目制学习的一种,在学习内容上更偏向数学、技术类,在学科的融合交互上体现的更明显。
当然,项目式学习的范围更大一些,PBL也适用文科类的学习,例如语言课程。
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也可以翻译成项目制学习,其英文原文是Project Based Learning。
简单来说,项目式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参与感。因为,从形式上讲,项目制学习就是学生对开放性问题进行研究,并运用所具备的知识来制造真实的产品或制订出原创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学习模式通常会顾及学生的自由选择,并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团队合作打下基础。
此外,从内容上看,项目式教学就是把学生学校内的学习和生活相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特长,有组织的合作。充当组织者、策划者、提问者、思考者和解决者等不同角色,以学生为主导完成相关的任务。
但是,项目式学习并非是完全开放式,任何内容都可以的,教师要对项目进行设计,从而强调严谨的学习目标,并且提供指导、学习资源和教学反馈来帮助学生取得成功。
有老师比喻项目式学习为“如同建一栋房子,学生要创作设计图、施工图、预算表、拥有自己的施工队、考虑施工过程安全及预测突发事件、购买材料、形成毛坯房模型、装修、过程中可能重演上面步骤,对上面步骤巩固,再次践行,验收,形成成品”。
因此,项目式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教学创新的更高要求。
STEM教育
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
在STEM教育中,科学重在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技术和工程则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实现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数学则作为技术与工程学科的基础工具。
因此,STEM教育是四个学科及相关领域形成的有机整合,具有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项目式学习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等特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项目式学习和STEM教育有区别吗?
什么是学习游戏化?
基于真实情景的STEM教学案例(一)
基于真实情景的STEM教学案例(二)
布鲁姆认知体系和STEM教育有何关系?
美国作为STEM教育的引领者,有何优势?
STEM教育有哪些就业方向?
“双减”后,STEM教育有哪些新的方向性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上一篇:steam知识游戏推荐
下一篇:stm游戏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