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戏促进儿童身体机能和运动功能的发展
许多游戏活动需要全身的参与,通过跑、跳、爬、滚等运动的形式实现,所以游戏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锻炼心肺功能,增加身体运动控制能力和动作灵活性,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
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在社交性游戏、互动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中,儿童之间有语言模仿、言语沟通、角色扮演、游戏规则的述说与解释等语言形式的呈现。通过游戏,儿童可以进行语言理解和表达的练习,增加词汇量和句子的复杂程度,学习语法使用和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语言能力。
3、游戏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在建构性游戏中,儿童可以提高视觉空间能力,学习数量概念,在社会沟通游戏中可以学习新的知识与概念。另外,在游戏中儿童要不断地观察事物,进行分析与判断,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反复的游戏过程,孩子的认知能力将得到不断提高。
扩展资料:
儿童游戏的特质:
1、游戏规则简单明了,只要符合规则的变化都是允许的。而且规则可以因环境条件而调整或增加,因而产生进阶的版本或新玩法的可能。
2、需要运用到全身上下的协调,和自我技能的挑战以达到成功(或获胜)的目的。
3、强调合作的模式,需要经由讨论与合作,孩子藉由彼此不同特质的合作,因而提升获胜的机率。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教育活动包含游戏。
游戏是帮助幼儿对别人形成积极的、关心的态度,形成有效的交往技能的社会化活动。幼儿在与别人的相互关系中了解自己。在同伴群体中交朋友、学习合作和解决冲突,表示友好和尊重。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增强幼儿的归属感。通过游戏体验,幼儿学习了轮流、合作、分享、互助。
游戏之所以这么重视,不仅是因为它好玩,而且能寓教育于其中,帮助幼儿扩大知识领域,陶冶性格,并促进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发展,尤其对幼儿的智力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开始探索客观世界的过程,可以促进幼儿对新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幼儿教学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游戏占据着重要地位。《幼儿园工作规程》已明确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首先幼儿园要充分保证幼儿的本体性游戏,因为幼儿的天性以及他们对世界的探索欲和理解得很肤浅的知识经验,使得他们具有较强的自我表现的需求,游戏就为他们提供了满足这种需求的机会,同时,在幼儿自主的活动中,其个性的发展才是最充分、最和谐的。其次,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必须游戏化,即重过程体验,轻结果追求,这是幼儿教育的特征。然而,幼儿教育终究要向学校教育过渡,幼儿教育必然要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幼儿教育日益与学校教育接近,幼儿园中教学的游戏化也应体现出由高到低的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