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大绳:家长牵着孩子共同成功跳入大绳,然后共同成功跳出大绳。
抢板凳:家长和孩子分组同时进行抢板凳,8个家庭同时pk,按出局家庭先后顺序定名次派发小奖品。
两人三足接力赛:抽签派出12对亲子。每组四对亲子,分三组进行。每对亲子用绸带绑住一只脚,由始点竞走到终点,最快到的一组为赢。
大象抛接投沙包:孩子弯腰如大象状转5圈,再抛出球,家长于远处接球。
找孩子:抽签派出8对亲子参加。父母用红领巾蒙住眼睛去摸孩子,确认后把孩子拉到一边,妈妈们通过触摸孩子的头部或脸部认孩子,认出自己的孩子的话就抱着。
剪纸:给宝宝准备一些纸和一把安全剪子,让他随意地剪。开始时,你要先教宝宝拿剪子的正确方法。当宝宝剪出不同形状的时候,可以让他说一说,剪的像什么。
敲水杯:准备几个玻璃水杯,往杯子里添加不同量的水。然后,让宝宝拿筷子去敲击不同的杯子,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拓展资料:
亲子游戏的意义:
1.积累了感觉印象,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
2.体验了初步的交往关系,有助于社会性关系的发展;
3.联结了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系,有助于个性的完善和发展。
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密切亲子关系,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于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也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儿童在亲子游戏中获得的对待物体的态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际交往的态度、方法会迁移到儿童的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去。反过来,儿童在实物游戏和伙伴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又会进一步丰富亲子游戏的内容。
亲子游戏的特点:
1.能够启发孩子的智慧。这就要求游戏活动既能够利用和发挥孩子现有的能力,又能够引导和发展他们新的能力。
2.家长要能和孩子平等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做亲子游戏不是上课,家长不能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应当是游戏的参与者,并且跟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
3.游戏的形式应该注重相互配合,家长能自然而然地引发孩子智能的发展。设计的游戏应让宝宝主动寻求家长的配合,这样家长就能顺理成章地教给宝宝一些知识和技巧。
4.游戏的整个过程要能够给孩子和家长双方都带来乐趣。要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创造和成功的快乐,而家长则能够体会到亲子交流的幸福。只有特定的亲子游戏才适合于进行比赛,家长应学会更多的游戏,并将具有特定功能的亲子游戏同日常的育儿生活相互交融起来,这样就可以在丰富而快乐的育儿生活中,使宝宝的潜能不断地开发出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亲子游戏
猜领袖:选一个小朋友当间谍来猜,让他闭上眼睛。然后偷偷请一位小朋友当领袖,领袖做什么动作,小朋友就学他做一样的动作。而且不可以盯着领袖看,免得让间谍发现谁是领袖。然后大家一起开始做动作变换动作,请间谍睁开眼睛来猜谁是领袖。
手指游戏:开门关门的游戏。5个手指依次合在一起,并说关大门(大拇指)、关小门(小拇指)、关前门(食指)、关后门(无名指)、关中门(中指)。然后边念儿歌边游戏。大门开开进不来,(大拇指分开)小门开开进不来,(小拇指分开)前门开开进不来,(食指分开)后门开开进不来,(无名指分开)中门开开老师走进来,(中指分开后,将两手再交叉抱在一起,将食指相对竖起,其余指头仍然抱紧。食指就代表老师。)全体起立。
(所有手指都竖起,但是仍交叉在一起不分开)齐步走,(两边手指交替做抱紧和竖起的动作,好像走路一样,速度比较慢)跑步走,两边手指交替做抱紧和竖起的动作,好像走路一样,速度比较快)立定(所有手指都竖起,但是仍交叉在一起不分开),解散(双手分开背在身后)。
拓展资料:幼儿园,原称勘儿园,是几百年前从普鲁士引进的体制。旧称蒙养园、幼稚园,为一种学前教育机构,用于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通常接纳三至六周岁的幼儿。
幼儿园的任务为解除家庭在培养儿童时所受时间、空间、环境的制约,让幼儿身体、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发展。可以说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快乐天地,可以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可以从小接触集体生活。
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大概由语言、科学、艺术、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各个领域相互融合,决定教学内容。
有时会花一点时间问问自己:想让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希望他们成年之后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可能希望他们快乐,独立并获得成功;可能希望他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过上有意义有目标的充实生活;可能希望他们拥有探究能力,具有批判性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成为一名终身不渝的学习者。
作为父母都对孩子的身体了如指掌,体温高于37度就知道意味着发烧,知道身体有伤口就需要及时清理伤口,防止感染,知道多吃卡路里高的食物就会影响身体的发育。然而,充满着满满的爱心,耐心的爸爸妈妈们往往也缺乏儿童大脑方面的常识,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小孩子的世界我们不懂”,所以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孩子们大脑的布线和他们的发展规律。
刚出生婴儿的
大脑连接
三个月婴儿的
大脑连接
两岁孩子的
大脑连接
大人需要知道孩子的大脑是怎么回事,是什么塑造了我们的大脑呢?体验。甚至到了老年,体验也仍然在改变大脑的生理结构,每经历一次体验,一些脑细胞,也就是神经元,就会被激活。当神经元一起被激活,就能开拓出相互间新的联结。这就是之前说的“神经元一旦被激活大脑就会重新布线”。所以,大人不能打孩子,特别是打孩子的头部。因为,这可能造成孩子大脑生理机制的损伤。而大脑一旦损伤,人就会在生理机制上遭遇障碍,日后再怎么通过后天的教育努力,希望也是非常渺茫的。
所以孩子的大脑正在不断地“布线”和“重新布线”,最终形成孩子们的大脑结构。在早期我们适当给予孩子们食物、睡眠和刺激,大脑的基础结构就会发展得很好。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谈一下开拓幼儿的思维方式的一些方法:
一
游戏和幼儿发展
游戏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文化的现象,可以说自有人类就有游戏,学前期就有了独特的游戏期。游戏是有探究或学习强烈愿望所引起的,游戏伴随着快乐积极的情感,因此游戏可以引起幼儿进一步的探究和更多的学习,这就是为什么指南中提到幼儿的一日活动皆是课程教育,可以激发我们把游戏用作教育教学方法。
便想到今年刚引进的《音乐猫-奥尔夫音乐》,它是一只来自于德国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大学的音乐猫。一直秉着以儿童为中心的音乐早期教育,风靡德奥近百年。它赋予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就如教育家安德鲁.菲利特勒所说的“寓教于乐-儿童游戏”,通过不断的游戏给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究能力,音乐能力等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孩子从游戏中可以培养基本能力,而且会玩的孩子显著EQ高,并且可以在团体游戏互动中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完成他的社会化。孩子游戏的时候,想象力在发挥,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根本。游戏作为一种想象或者假装的行为,可以使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来处理现实生活中那些超出的能力(有可能是成人的限制或者压迫),不能做的对于孩子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事情。所以游戏也是幼儿早期人格建构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建构式螺旋式的学习方式。
记得有一次和一个朋友用餐的时候她和我说:“我给孩子买了一盒用吸管做的搭建玩具,我的孩子很快照着说明书上的模型就搭建出来了,孩子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作品给我看,我就回了孩子一句,你应该动脑筋搭建自己的作品啊。”我于是就问:“孩子是什么反应?”朋友回答我说:“就走开了”。父母往往对于孩子过高的要求,没有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也不了解孩子的大脑的整合和连接。心理学理论认为,模仿是动物界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也是人类最重要的学习手段,幼儿正处于学习、生长和模仿的阶段,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可塑性强,所以对于幼儿的模仿行为我们需要积极引导和肯定,这就是顺应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
二
运动和幼儿发展
加贺秀夫(1968年)、Singer.R.N.(1970年)等人曾发表过的研究结果表明:
1.健康的身体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健康的身体,尤其是功能健全、机能完善的中枢神经系统、心肺系统和感觉器官,都是智力发展必要的物质基础。适当的身体运动有利于增进幼儿身体健康,尤其是对心肺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它能提高心脏的功能,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大脑供氧状况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大脑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为幼儿智力的活动提供先决条件。
越过障碍的孩子,
不断鼓起勇气挑战自己。
2.身体运动与大脑的功能状况
大脑的中枢神经与伸向身体各部位肌肉的末端神经相连。身体的运动就是通过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的活动来实现的;同时,末端肌肉的活动,也会通过这种神经联系反过来刺激大脑的中枢神经。因此,全身各部位的肌肉活动都具有两种功能或作用:一是促进肌肉组织功能的发达,二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达。许多的实验研究也证明,让幼儿经常进行手的活动,可以有效地刺激和开发大脑皮层上的许多区域,这对幼儿智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让婴幼儿经常进行爬动的活动,对智力的发展也是很有益处的。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愉快参与同伴竞赛。
很多专家表示:当人在运动时,会刺激多巴胺、血清张素、正肾上腺素这样的神经传导物质分泌,而正是这些是促使神经连接的关键。运动使大脑加速运转。拿老鼠做实验显示,有运动的老鼠负责记忆的海马回比没有运动老鼠的大了15%,重了9%,神经细胞的树状突和突触增加了25%。
3.运动能力与个性特征
记在得2018至2019年中,我曾参加了日本早稻田大学脑学科专家——前桥教授他和他的团队的培训,他们对幼儿的性格、智力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他们最终发现喜欢运动的幼儿,其性格较为开朗,且判断力较强,做事较果断。
身体运动,成功完成
独立的一项技能:运球、拍球
三
阅读与幼儿发展
阅读让孩子“静下心来”深入看世界,它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无限延展。阅读也是将别人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用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限的知识。脑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的可塑性是终身的,人终其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经验而重塑他的大脑。
因此,阅读将会如何融合到IB探究主题,又将如何结合幼儿一日生活呢?我们的老师根据《幼儿3—6岁发展指南》和《IB学科范围顺序》制定了这样的一份计划:
实践表明: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才是真正增加阅读能力的方法。让孩子大量阅读课外读物,会增加一个人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决定了孩子所看到的东西。
你看!幼儿园的图书馆藏有4000多册的图书,给予孩子们大量的阅读资料和良好的阅读环境。
图书馆的某一角
正在搜集资料的孩子们
快乐阅读
四
宽松的环境给予孩子们无限可能
环境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幼儿喜爱的环境是:熟悉的、富有新意的、引发活动欲望的、具有自然色彩的环境。创设环境必须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具有安全性、启发性、参与性、可变性的环境。在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中,应尽量为幼儿提供熟悉的,并与幼儿生活体验相符合的环境,使幼儿对周围的环境消除陌生感,并喜欢投入这样的环境。
前往植物园远足
幼儿对富有新意的环境总是表现出特别敏感而有兴趣,他们对一个个富有新意的事物,都想看看、听听、摸模、碰碰、问问,这时他们的思维活动与探索精神也处于最佳状态,如果教师能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启发、诱导,幼儿就能主动地,不断地获得信息。富有新意的环境能吸引幼儿,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果让幼儿始终处于单调、枯燥的环境中,他们就会对周围环境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在创设富有新意的环境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幼儿进行充分教育,其次是要创设独特而富有情趣的环境并堤供生动的活动形式,如,幼儿的劳动热情很高,热衷于模仿成人的各种劳动,但由于他们年纪小、体力小,知识经验少,不可能真的像成人那样地劳动。所以我们为幼儿设立“小小烘焙室”“小小种植园”“娃娃家”等,就可以让他们在这新奇的环境中,把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愿望,通过特定的情景去实践或者再现。这样的教育既能使幼儿获得大量的信息,又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要有精力,他们几乎每天都把大量的体力和精力用在活动中。如攀登栏木、爬草坡、踢球、来回奔跑、骑车、远足等,幼儿总是喜欢通过自身的运动去了解和参与环境。
校园内骑行
北大附属嘉兴实验幼儿园:娄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