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学习法,是通过娱乐、益智性的游戏学习,把每一个游戏都当做一次学习,在游戏中学到知识,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达到学习的目的,学习和游戏同步进行。
学习不只是在书桌边死记硬背,如果为了学习而把自己的脑子累坏了而且还没有什么效果,不仅是令学生痛苦的事,而且也没有达到学习的目的。现代教育的理念告诉我们,在游戏中同样可以获得知识。
在阳光小学一年级教室里,小学生们正开心地笑着,跑着,原来老师正带领同学们做游戏呢。这是一堂数学课,游戏的名字叫“找朋友”。老师讲课花去一半的时间,剩下的时间用来巩固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张老师发给每个小学生一张卡片,上面的数字是不同的。
这时,由一个学生首先亮出自己的卡片:5+6,我的朋友在哪里?
很快就会有一个小学生站起来:你的朋友在这里,8+3
紧接着又一个学生站起来:你的朋友在这里,4+7
短暂的停顿后,又有人站起来:我也是你的朋友,10+1
我是不是只有三个朋友呢?看到没人再站起来,最初站起来的学生发问。
张老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自己手中的卡片,看好结果是不是5+6的朋友。
听到老师的话,有些同学受到了启发,原来要求的是结果。
我也是你的朋友,16-5
我也是你的朋友,20-9
……
就这样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把5+6的朋友全部找出来为止。
在下课之前,张老师说:15-7,我的朋友在哪里?
全班同学互相看看手中的卡片,并没有发现结果相同的卡片。这时,张老师说:其实,张老师的朋友很多,只要你能说出得数是8的算式,你就是张老师的朋友。这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9-1,3+5,6+2,13-5……看学生们众说纷纭,张老师趁机说:好吧,大家回去把运算结果是8的算式都写出来,记住数字要限制在20以内,明天我要看同学们的战果如何。这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休息一下。
这个“找朋友”的游戏,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对于数字之间相加的掌握情况,还加速了同学们对于减法的练习。小学生们都喜欢这样的游戏,而不喜欢一个人干巴巴的在那里计算。
在语文课上,杨老师也习惯用卡片来检查学生们对字词的掌握。她的游戏叫“排队组字”。由杨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卡片打乱,发给每人一张,让他们到讲台前来组成老师读出的生字,全体学生认读和评议。比如,“胡”可以分为“古”和“月”两个独体字,而“胳”可以分为“月”和“各”,当持有卡片“月”的同学上台时,就会有两个同学去与他进行组合,从而形成两个字形、字义都各不相同的字。杨老师还经常做“抢卡片”的游戏,她把许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有关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这样的游戏常常让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热情高涨地去争夺常胜将军的位置。每次同学们都是玩得不亦乐乎。
某天下午,阳明路百汇小学刘老师进行学期汇报课。在两点钟时,刘老师把欢乐流动课堂带进了205班的教室。课堂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开始了,刘老师邀请小学生们参加他精心设计的小组比赛拼句子和找错误、YESORNO问答、猜词等游戏,在游戏中渗透着各种语文知识,包括生字生词、词语搭配、形体表演等,小学生们都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和高度的配合热情。最后,课堂在一段轻快的歌声中圆满结束。
受到教师“游戏”形式的影响,很多小学生在家里也开始跟自己的父母做这种游戏。他们自己制作精美的卡片,并涂上不同颜色的数字或汉字,然后分给爸爸妈妈,等到一声“开始”令下,全家人开始在桌子上找自己要的卡片,很多小学生的家长最后居然都是排在孩子的后面。这不仅提高了小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训练了自己的反应能力和肢体的灵活性。作为家长,不但亲自参与了孩子的游戏,也亲眼见识了孩子的成绩。
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三年级的于思佳就经常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做猜谜游戏。每次学习了新的生字,她就回到家和爸爸妈妈猜字谜。如,“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思)”,“日”字加一笔是什么,这个答案就很多了,像甲、白、目、田、申……这也是对所学生字的一个回忆记忆。在识字过程中,如果原原本本地记忆和练习,小学生都没有多大兴趣,而采用猜字谜的形式就不一样了,这本身就是一次智力展示机会,小学生年纪小,好胜心强,以此可以锻炼思考能力。
在承继学校,小学生们的学习方法就是跟游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六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玩卡片、猜谜语、“词语接龙”、“抽大奖”、“争当小老师”等游戏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在生活实践中开放学数学,教师把知识点设计成解决日常生活的场景,通过“小商店”、“小银行”、“量身高”等教学设计,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事物,在社会上作一些简单的“调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年级的语文课以课文为兴趣点,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上网的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拓宽知识面,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与同学交流知识,发表个人见解。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点评,学生学得轻松,有成就感。一年级的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一年内就轻松地认识了2000个生字,开始进行大量的阅读,并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随着这个习惯的养成,小学生的作文已经上升了一个很高的层次,甚至超越了一些高年级的学生。这实在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学习方法。
除了这些传统意义上的互动游戏外,现代科技的发展还给我们带来了网络游戏。其实网络作为一个高科技的产物,对我们的学习帮助是很大的。比如,字母大战,测试我们的反映能力。如:火箭上有对应的字母,只要在键盘上按一下火箭上的字母,火箭就会爆炸。小鸭子敲字母,如:鼠标点击让小鸭子敲地,地上会长出字母来,同时小鸭子要躲开炸弹哦。连连看,就是把英文单词和实物联系起来,也就是考验单词的记忆能力。这些都是我们小学生自己可以在家里做的游戏。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增加我们小学生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每天都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小学生结伴买东西时也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张丽、刘洋在小区附近的超市买东西时,总是比赛看谁先找到诸如“红蜻蜓”皮鞋、“达能”饼干、“光明”牛奶、“巧手”洗衣粉……这些字他们还没有学过,可是在生活中他们已经认识了。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新生字而自己认识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兴奋啊!在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有的小学生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课下我们还可以拿出来跟同学比较一下,互相考一考,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的方法不但使我们学会了认字,还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我们稚嫩的心灵真实地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使“苦学”变成了“乐学”。不但确立了我们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了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我们的成功欲,而且还能让我们在不断的“新发现”中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在游戏中,天性爱玩的小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在愉快合作的气氛中,学习的重点、难点不知不觉就被突破了,既巩固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又快速掌握了新学习的知识,同时还可引发小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发展小学生积极的个性。
一米一米山,脚步游戏,横张是布,竖张是剪刀,站立不动是拳头,一只脚是钩形是飞。
注:口令:一米一米山,上高山,高山上不去,我请你走下来,不做皇帝我不高兴。一个逗号一轮,最后一轮不能用飞,飞逃命用。人越多越好玩,类似剪刀石头布,排队,赢得做皇帝,输了到最后排队重来。
学校开早会的时候,能够玩什么小游戏呢,下面我为大家推荐10个学校早会小游戏,希望大家喜欢。
学校早会小游戏打招呼的游戏
1.一,二,三,看!
学生站成圆圈,低下头等老师的指令。当老师说:“一,二,三,看!”的时候,大家一起抬头。如果你和另外一个人刚好对视,那么你们要互相说:“早上好”,并且握手、交换位置。这里会有其他的情况出现,老师可以事先跟学生讨论一下:如果你在看一个人,但是他没有看你,那么你应该站在原地不要动。如果你不确定一个人是不是在看你,你可以打手势问他。
2.掷骰子打招呼
学生站成圆圈,学生A掷骰子(最好是大的橡胶筛子,这样大家都可以看到点数)。如果掷到3,他要顺时针数三个小朋友,第三个小朋友是学生B。学生A和学生B互相说早上好,然后交换位置。学生A坐下,学生B继续掷骰子。一直打招呼直到所有人都坐下。这个游戏可以用两个筛子来玩以增加难度。用两个骰子的时候,先掷,再做加法和减法,然后数,最后打招呼。
3.数数打招呼
学生站成圆圈,学生A出列,顺时针数三(或者其他数字)个人,然后和第四个人(学生B)说早上好。说完以后他们交换位置,学生A坐下,学生B继续数三个人,和第四个人说早上好。一直继续,直到所有的人都坐下。这个游戏可以帮助老师打乱学生的座位,避免有些学生总是坐在一起。
4.一分钟打招呼
学生站在教室的地毯区,老师设定一分钟的`倒计时。学生要在这个时间里跟尽量多的人打招呼。在一分钟以内和所有人打招呼的人可以说:“太好啦!”或者“耶!”。在开始这个打招呼活动之前,老师可以先明确一下当天到校的人数,这样学生知道自己有没有跟所有人打招呼。
5.丢球打招呼
学生站成圆圈,从学生A开始跟学生B说早上好,并且把手中的球丢给学生B。学生B接到球后学生A坐下。学生B开始打招呼然后丢球。一直继续,直到所有人坐下。老师需要提醒学生的是,第一,球要从下向上丢以保证球不落地。第二,丢球之前要看着接的人的眼睛。第三,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练习配合的游戏,他们要一起完成。
其他早会游戏
6.一,二,三,跳!
学生站成圆圈,从一个学生开始顺时针,每个人数一个数字:一,二,三,到第四个学生要说:“跳。”然后坐下。第五个学生再从一开始数。这个简单的游戏可以有很多的变化,比如跳着数:二,四,六;或者一直往上数到一百,等等。
7.人碰人
老师发布指令,学生照着做。当老师说:“找一个朋友。”的时候,学生要找一个朋友,两个人一组,手在头顶碰在一起,做好准备。老师等待所有的组都准备好了以后开始新的指令:“膝盖碰膝盖。”学生需要做膝盖和膝盖碰在一起,然后保持住,直到老师发布新的指令。类似的指令可以是:“肩膀碰耳朵;手碰脚;手肘碰手肘”等等。这个活动类似美国人爱玩的Twister,它可以让学生做一下伸展运动,也可以帮助他们练习和身体部位有关的词汇。
8.我们都是机器人
这个游戏需要所有人一起唱歌并且重复老师说的动作。中文的歌词是这样的:“我们都是都是机器人。听我的话然后跟我一起做。机器人说准备,机器人说开始。右手,右手。”
9.我说名字你重复
学生站成圆圈,大家一起一边拍手一边说:“我说名字你重复。”然后第一个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一次,同时做一个自创的动作。他做完以后,剩下的人一起重复他的名字和动作。接着大家再说一次:“我说名字你重复。”这时候第二个人出列说他的名字,做他自己的动作。这样一直重复直到所有人都说了自己的名字。
10.警察游戏
这个游戏比较类似英文里面 Follow the leader。一个人是警察。一个人是领导(或者小偷)。游戏开始的时候,警察在教室的外面等待,不可以偷看或者偷听。教室里面的人做成圆圈,一起选一个领导。可以抽签来选。选好以后,领导开始做一个动作(拍手,拍腿,拍头都可以)同时,大家都要做同样的动作。然后,我们会一起叫:“警察”。这时警察进来,走到圆圈中间。警察的任务是找出谁是领导。领导的任务是趁着警察不注意的时候变换动作。其他人的任务是跟着领导变换动作,但是不可以盯着他看,尽量保证领导不被发现。这个游戏可以边讨论边玩。老师可以提出问题,比如:“怎样不让领导被发现?我们应该都看着他吗?第一个拍手的人容易被发现,为什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