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孩子玩的游戏没有准确的性别之分,但是男孩子和女孩子对于一些游戏的喜好是完全不同的。在大家的印象当中,可能男孩子就应该去玩变形金刚,而女孩子就应该玩芭比娃娃,其实这种想法存在着很大的约束,而且这种想法也并非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玩具和性别之间其实没有特别明显的界定,因此爸爸妈妈在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严防死守,这只是取决于孩子的天性罢了。
没必要严防死守有些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办法区分这个玩具到底是男孩玩的还是女孩玩的,他们只是知道这个玩具非常的有意思,所以自己就喜欢玩了。所以说有很多男孩在很小的时候也喜欢玩女孩的一些魔法棒,因为这些东西闪闪发光拿在手里面也特别的好玩,所以男孩子也是非常喜欢的,在这个时候妈妈没必要去强行的纠正孩子的想法,因为爸爸妈妈的想法是存在着偏差的。
不要强行的干预而有些小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其实也特别喜欢玩小汽车,因为他们看到小汽车弄一下就能够跑得很远,所以对小汽车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也可以适当地满足孩子的想法,而且也可以给自己的女儿买一些小汽车。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孩子就不会羡慕其他的小朋友了,所以说爸爸妈妈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就提前的划分玩游戏的界限。
可能玩不同的游戏能够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同的影响也不一定,所以说爸爸妈妈在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尊重孩子的发展,要尽可能地让孩子变得更好一些,那就足够了。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就随随便便的去妨碍孩子的成长,这对于孩子而言才是真正的伤害。
1.对玩具的性别认同倾向
按照社会习俗和传统,一些玩具往往被认为是适合女孩玩的,如娃娃、厨房家事玩具等,另一些玩具如交通工具、战争玩具等被认为是男孩的玩具。研究表明,早在18~24个月时,幼儿就在玩具的选择上,表现出这种反映社会期望的性别认同倾向。女孩喜欢选择娃娃和家事活动方面的玩具,男孩喜欢选择交通工具、士兵之类的玩具。这种性别偏向是普遍存在的跨文化现象,在美国、欧洲与亚洲幼儿身上都发现了这种对性别化玩具的性别认同倾向。
性别化玩具的性别认同倾向的形成,有生物学方面的因素影响。对运动和活动有高度需求的幼儿可能喜欢玩传统的男性玩具,因为利用这些玩具可以进行活动量很大的游戏。
生物学方面的因素虽然对玩具的性别认同倾向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性向的形成更主要地来自于社会文化的影响,来自于成人与伙伴的影响。成人,尤其是父母,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起到了一种文化代理人的作用。他们在与子女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加人了大量的文化期望与行为的规定性,他们用各种标准、价值、风俗与习惯来要求子女。子女从父母的各种反应中,逐渐懂得父母所期望的东西,并不断修改与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父母的期望在儿童对玩具的性别认同倾向的形成过程中,成人,尤其是父母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对互不相识的成年人与婴儿的交往过程的观察研究发现,成人往往从许多玩具(包括传统的男孩玩具,女孩玩具以及中性玩具)中选择传统的女孩玩具(如娃娃)给他们认为是女孩的婴儿,把足球、锤子等传统的男孩玩具给他们认为是男孩的婴儿。
除了父母与同伴影响之外,大众媒介对儿童玩具选择中的性向形成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游戏行为的性别风格
与对性别化玩具的性别认同倾向的形成相适应,儿童在游戏行为上也表现出与性别相适应的风格。一般来说,男孩喜欢跑、跳等运动量较大的游戏,女孩则喜欢运动量较小、安静的、坐着进行的游戏。这种性别差异表现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中。
在象征性游戏中,女孩比男孩表现出更强的、不依赖于逼真的游戏材料来游戏的能力。在角色扮演上,女孩扮演的角色以家庭生活为定向(例如母亲等),表现出更多养育行为。女孩的游戏更多地反映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在游戏过程中有较多的言语交往。而男孩往往很快就越过家庭、医生和学校等熟悉的或与日常生活相近的主题而选择诸如航天员、超人等不熟悉或偏离日常生活的主题,扮演例如超人、宇航员等幻想性的角色。男孩也倾向于冒险主题并扮演反面角色和英雄角色,他们更常使用汽车和枪,他们的活动量也较大。但是,这种差别并不能说明男孩比女孩更富有想象力或认知发展更成熟。以物代物、语言的使用和创造性等都是评价游戏的认知成熟度的重要指标。事实上,这种差异本身就是儿童性别社会化的结果和反映。
斯米兰斯基曾提出了一个分析幼儿游戏主题的框架。这个框架也可以帮助教师丰富幼儿的游戏情节。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幼儿游戏的主题和情节:①游戏与幼儿日常生活经验的接近程度;②幼儿游戏行为的性别刻板化程度。教师可通过环境创设和材料的提供来促使幼儿游戏主题和内容的多元化,使幼儿的游戏从熟悉的生活进人更富想象和创造性的层次,例如创造性地使用游戏材料,摆脱性别刻板化的游戏行为。
关于象征性游戏的数量上有无性别差异,有不同的研究结果。有的研究表明,在学前儿童个人的象征性游戏的总量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一些研究发现,男孩个人的想象游戏数量和时间均多于女孩,而且游戏的主题富于变化。在户外,男孩表现出来的想象多于女孩,在户内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同时还发现,季节对不同性别的幼儿的想象游戏也有影响。在秋天,男孩的想象游戏达到最高点,冬天最少;女孩则与之相反,冬天为最高点,秋天最少。可见,研究结果上的不一致,可能与研究者所提供的游戏场地,以及观察的时间、地点不同有关。对于男孩来说,大的活动场地和运动性活动设备,可以促进他们的想象游戏。在规则游戏中,这种性别差异也表现得比较明显。男孩往往分成团队进行游戏。他们的游戏规则更为复杂,包含更多的角色,有更强的竞争性,所需要的技能尤其是动作技能更为复杂。而女孩的游戏则较少竞争性,游戏规则的结构较简单,较少卷入运动量较大的动作技能。
追逐打闹游戏和战争游戏,往往是男孩的特权。男孩喜欢玩追逐打闹的游戏、战争游戏和幻想的攻击性游戏。这类游戏使男孩的游戏带有攻击性强的特征。
在托幼机构里,男孩和女孩对团体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没有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在托幼机构的集体活动往往由教师带领,而且男孩和女孩受到教师相同程度的鼓励。但是许多教师都报告说,在团体活动中,女孩较男孩容易管理。
教师对教室空间的安排可以改善幼儿性别刻板化的游戏行为。例如,教师通过把积木角和娃娃角安排在一起可以使异性同伴间产生更多的社会互动,同时增加玩具的种类和样式更能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此外,班级中男女孩的比率和班级规模的大小可能也会影响幼儿游戏的性别化倾向。
儿童早期的游戏模式受到早期家庭生活经验的影响。幼儿在托幼机构之前已经具有性别刻板化的观念,知道男孩应该玩什么,女孩应该玩什么。托幼机构的生活经验继续强化着这些观念。这些社会化的影响,加上生物因素,最终使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得以实现。
儿童对性别化玩具的性别认同倾向,和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性别适宜性风格,不可避免地反映着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性别差异,受到成人关于性别角色的态度的影响。对同性别伙伴与父母行为与态度的模仿与认同,是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心理基础。在3、6岁的前阶段,家长、教师和同龄伙伴共同影响幼儿游戏行为的性别模式的形成。
性别角色社会化是形成社会所期望的与性别相适宜的行为。尽管在性别角色的社会规范中,积淀着数千年来男、女两性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的事实,以及对女性的偏见。儿童对性别的认同和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不仅直接影响自我概念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而且还关系到成年以后的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和家庭生活的幸福。游戏是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中孩子们进行角色游戏时,依照性别进行角色分配和角色认知的现象,被认为是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区角设置、角色选择、角色任务、材料与玩具的选择和投放进行有意识的调整,并在游戏分享活动中进行言语强化来弱化这种刻板印象,帮助儿童形成多样化的性别角色认同。
一、什么是性别刻板印象及其是如何产生的
所谓性别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固定看法或信念。它并不一定有事实依据,也不考虑个别差异,仅仅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并使人们坚信不移的某类性别角色具有某种特点的固定观念。比如说,人们可能认为男性就是独立的、果断的,是一家之主,能够承担更大的责任;女性则是温柔的、情感丰富的,应该打理家务和照顾孩子等。
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是在性别角色认识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婴儿一出生就开始了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父母根据孩子不同的性别选择襁褓的颜色,房间的色调,玩具的类型,衣服的样式等等,开始进行性别教育。儿童在学习分辨男性女性的过程中,受到家庭、媒体和教育等的影响,形成了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对玩具、课程和职业的选择,影响其个体的行为和动机等等。两性之间存在差异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将男女性别角色定型化是不合理的。那些不完全符合人们对特定性别行为的认识的孩子可能会受到排斥,承受不必要的压力,幼儿玩伴和游戏类型的选择也会受到影响,不利于其完善人格的培养。因此,幼儿园中教师需要在儿童的一日活动中渗透相关的性别教育,弱化其对性别的刻板观念。
二、在角色游戏中如何应对幼儿的性别刻板印象
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最主要的游戏形式之一,包含了大量的角色选择的过程,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幼儿所习惯的性别刻板印象。不合理的角色设置可能会强化并加重孩子对性别角色认识的定型化,反过来,如果根据幼儿的表现来调整角色游戏的设置,并采用一定的策略便可以有效地降低刻板印象对幼儿产生的不利影响。
(一)区角的设置应多样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在游戏时,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性别相符的内容,如男孩子更多会去“警察局”,女孩子更多选择“娃娃家”。教师在保证这种具有典型性别特征的区角活动的同时,应设计更多的适合男孩女孩一起玩,没有明显性别差异的游戏区域,如“餐馆”、“医院”、“画室”、“银行”、“奥运会场”等等,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其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满足不同的需要。
(二)鼓励儿童不局限于性别来选择角色
由于男孩子倾向于选择需要逻辑思维的创造型游戏和剧烈的运动型游戏,他们更喜欢建筑师、消防员、警察、司机、爸爸等角色;女孩子则喜欢安静的、模仿性的、照顾型的角色,如妈妈、阿姨、护士、老师等。如果这种情况是固定不变的,甚至已经模式化了,或者是有人不按照这种规则进行选择时受到了别的小朋友的质疑或指责,教师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干预。可以鼓励孩子们进行角色转换,如让女孩子扮演“女警”、“女建筑师”等,男孩子去演“老师”、“护士”,或大家轮流来当“妈妈”,让他们感受不同的角色行为和情感体验。这样孩子们就会体会到某些职业角色并非是固定性别的人才能担当的,增加他们对各自角色的认同,从而减轻对职业角色的刻板印象。
(三)使各种角色的任务更加丰富
很多时候,儿童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所承担的任务认识有限,容易导致任务单一化,刻板化。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讨论每种职业都需要做什么工作,是不是可以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来加深对角色的了解。例如,“娃娃家”中,妈妈除了照顾孩子还要去上班,这个时候爸爸如果有时间就可以帮忙照顾宝宝或收拾一下屋子,并不一定必须出去工作或买东西;警察要指挥交通,维持秩序,有时候也应该去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孩子;建筑师建好大楼之后,还要设计一下室内的装修和布置,进行一些细致的手工活……这种任务多样化的角色对幼儿来讲会更有趣,也更加有益于他们的发展。
(四)材料、玩具的选择和投放要注意避免刻板化
研究表明,性别刻板印象对儿童玩具的选择有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在4-5岁影响程度会有显著提高。以往的研究也表明,家长可能为年幼的女儿购买卡车等男性化玩具,但却会避免为儿子购买洋娃娃等女性化玩具;在游戏中与反刻板玩具玩耍的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受到来自同伴的批评和纠正、可以看出男孩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的程度更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游戏中对这方面要格外注意。如一个男孩子在进行手工练习时,应及时地进行肯定和鼓励,并倡导更多地男孩选择那些需要进行精细加工的材料,培养他们耐心、细腻的品质。对女孩,也应该鼓励她们更多的去玩一些结构类玩具增强思维的逻辑性,还有运动型器械,增强女孩的身体素质和耐受力。另外,幼儿对角色的选择有时会受到教师所提供的材料的限制,尤其是那些已经被刻板化的角色所需材料的投放更应该注意。如“阿姨”的围裙不一定只能是红色的花纹,还可以用纯色或冷色调的;餐厅“服务员”不一定必须戴花头巾,可以改成更加中性的胸牌来表示;“警察局”的背景墙上可以贴上女警的照片等等,这都需要教师用心的布置。
(五)在游戏分享活动中进行言语强化
幼儿的依赖性很强,将老师看作是近乎绝对的权威。在游戏过程的分享活动是教师和幼儿交流的重要环节,教师首先应注意不要在无意识中强化孩子们的性别刻板印象。比如老师可以说“不要怕”、“不要调皮”,但不要说成是“男孩子不要这么胆小”、“女孩子不能这么调皮”。此外,还要有意识的利用言语强化的作用来弱化对角色的刻板观念。在讲到“女警察”、“女建筑师”时可以说:“某某今天表现的真勇敢,真果断,太棒了!”“大家看某某盖的房子多高大,多坚固呀!”讲到“男服务员”、“男阿姨”时可以说:“因为某某的服务热情周到,今天餐厅的客人好多呢!”、“阿姨今天做的饭真好吃,宝宝吃的好饱哦,想明天还吃这些菜式呢!”这样就可以增加孩子们对反刻板类型角色的兴趣,同时降低彼此之间的偏见。
学前期是儿童性别角色认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对幼儿进行性别教育的过程中,应避免可能产生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教师通过对角色游戏的设计和指导,增加孩子体验和了解各类性别角色的可能性,从而逐步帮助幼儿形成多样化的性别角色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