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社工考试中级实务科目来说,算是比较难的科目了,因为需要我们练习实际,但是很多考试的考生都是新手,没有从事过相关的工作,所以想要实务考的好,还是需要不断进行总结,尽量能够深入实际去学习,今天给大家总结了社工考试中级实务儿童社会工作知识点,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吧。
儿童社会工作的含义:
把儿童作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以儿童权利为价值理念,以儿童发展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结合所在社会的环境资源,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保护儿童免遭伤害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微观:围绕儿童个体本身的个案工作
中观:围绕家庭或团体开展的小组工作
宏观:社会组织或社区、政策倡导等工作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1)传播理念和知识
母婴保健(婚前保健服务、孕产期保健)、婴儿早期喂养理念和实践、幼儿早教、科学育儿
(2)提供家庭支持服务
亲职辅导、婚姻辅导、家庭辅导、亲子关系
(3)开展儿童支持服务
儿童问题服务、儿童的娱乐和休闲、儿童的社会化引导
2、补充和改善家庭状况
(1)补充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连接现有政策资源、就业援助
(2)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亲职教育、四点半课堂
3、救助和保护儿童
(1)儿童收养问题
发送信息、家庭招募、评估、培训、适配、办手续、送养、收养后跟踪、评估结案
(2)家庭寄养服务
(3)家庭养育服务
4、儿童社会工作的评估
(1)评估方法
家庭走访、实地观察、会谈、查阅文档
(2)评估工具
服务对象信息收集的结果呈现工具
信息分析结果呈现工具
5、儿童社会工作的个案辅导—游戏辅导
无导向游戏辅导:提供完全自由的空间和氛围,自由选择和摆放玩具
导向型游戏辅导:人物创造和编故事
6、儿童社会工作的团体辅导
儿童发展性团体辅导:提供报考和教育引导
儿童治疗性辅导:高风险儿童提供行为、态度和价值理念的引导和矫正等
(1)儿童社会工作的团体辅导—学校辅导课程
阶段和内容
增进自我认识和了解、认识各种情绪、学会积极倾听、学会友好合作的相处方式、学会抉择
(2)儿童社会工作的团体辅导—离异家庭儿童
团体辅导的优势
不是独特的经历,形成团体认同;情绪问题共同处理,更容易接纳;有步骤、有计划的进行帮助组织恢复控制感。
良好的条件
目标群体的界定和评估(年龄、经历、意愿);团体成员招募和遴选:遵循保密和民主等伦理;团体辅导的步骤(参照小组工作方法)
7、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重点对待)
(1)完善社区基本建设
(2)建设安全、益智的儿童游戏场所和设施
(3)健全社区儿童和家庭服务体系
(4)创新社区儿童参与工作机制
方法:网络媒体倡导、名人效应倡导、海报宣传倡导、讲座论坛倡导、儿童和家庭问题研究和政策研究倡导。
习题练习1:
小刚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家里有爸爸妈妈和一个哥哥,爸爸妈妈都是小学文化程度.两人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开了一问杂货铺,生意还不错,很忙。哥哥和小刚每天都是自己做饭。四年级以前小刚的成绩很好,经常受到父母的表扬,有时成绩要比哥哥的还好。小刚也每天按时上学、放学、写作业,不用家长操很多心,父母也由于工作忙的缘故无暇顾及到两个孩子的学习。只是偶尔问问考试成绩。四年级后小刚的成绩开始一落千丈.令家人感到莫名其妙。于是父母开始留意,发现原来小刚每天都要去打电脑游戏.有时甚至是旷课去打。发现小刚的劣迹后,小刚的父亲痛打了他一顿,并警告说以后不准再去打游戏。刚开始几天小刚的确是乖乖地上学,但没过几天,当他看到很多小朋友一放学就往游戏厅跑的时候,他的手也开始痒痒起来,于是他又开始去游戏厅,只是玩的时间少了一些.因为害怕被父母发现。偶尔因为贪玩忘记了时间回去晚的时候就会跟父母撒谎说自己去同学家写作业了。被父母再次发现后,父母非常气愤就又打了他。小刚就这样一面看到小朋友都去玩那么好玩的游戏就禁不住诱惑,一面又很害怕父母的暴打。好了一段时间,总是再犯。看到小刚成绩总是提不上来,还老去打游戏,屡教不改,于是小刚的父母便不再管教他了。不给他钱,平时也没好气地同他讲话,天天骂他是“成不了气的家伙、没出息的家伙”。以后父母就把心思都放在了自己的店铺生意上,很少回家。小刚也就几乎不上课,整天在外面跑着玩。
问题:
1.什么是儿童社会工作?这里的“儿童”的含义是什么?
2.作为儿童社会工作者在做儿童社会工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如果你是儿童社会工作者,接到这个个案,你将如何帮助小刚?
答案:
解析:答题要点:
1.(1)儿童社会工作是把儿童作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以儿童权利为价值理念,以儿童发展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结合所在社会的环境资源,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保护儿童免遭伤害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2)“儿童”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所有儿童,即所有未满l8周岁的自然人;二是指处于困境、得不到正常照顾以及有各种问题的儿童。
2.(1)要认识儿童是有权利受到全方位的爱护和关怀的。儿童除了生理的需要外.还有很强的心理需要
;儿童自身问题的形成并没有成人的那种积淀,受外界影响的程度相对较高。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儿童问题的解决更多的是要靠他人的帮助而不是儿童自己。
(2)儿童社会工作者需要掌握与儿童成长相关的知识,它们是做好儿童社会工作的保证。
(3)社会工作者在直接面对儿童时,要把握好与儿童之间的关系。
(4)儿童社会工作者要处理好和其他为儿童提供服务的人士之间的关系。
3.(1)先深入这个家庭了解该家庭的成员结构和成员关系。
(2)了解小刚的各个成长阶段的事情。
(3)了解小刚与同学朋友以及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4)试图取得小刚的信任,逐渐了解小刚的心理特点。
(5)了解学校和社区对小刚的行为的影响。
(6)通过谈心疏导小刚,让他的游戏情绪淡化。
(7)建议学校和家长合作,加大检查和监督力度,减少小刚及其他小朋友在营业性游戏厅玩游戏的机会。
(8)建议家长顺势调整,正确引导,主动给小刚玩游戏的机会,引导他选择有益的游戏,把他从沉迷引向研究游戏的境地。
习题练习2:
某社区社会工作者计划成立“手拉手”志愿者俱乐部,他运用推动居民参与的工作方法.希望动员社区中的老年人为有需求的高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社会工作者在动员低龄老年人参与时,遇到了一些问题
:部分老年人不愿意参与志愿服务,认为社区在搞形式主义,都是做表面文章,没什么实际意义,持观望态度。部分老年人想参与,但遭到家人的反对,“子女怕我出意外,就不要给他们添麻烦了.而且参加了对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还是算了吧。”部分老年人对自身的能力有所顾虑,“我没有什么特长,能干些什么呀?”
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在推动社区低龄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时应采取哪些策略?
并说明运用这些策略时的工作重点。
解析:答题要点:
(1)部分老年人不愿意参与志愿服务,认为社区在搞形式主义,没有实际意义,持观望态度,这是没有认识到参与的价值,认为参与之后并不能影响和改变目前的状况,缺乏参与的热情。针对这一情况,社会工作者在推动工作进行时,应促进社区低龄老年人对参与志愿服务的价值的肯定。通过社区教育和社区宣传的方法,如社区研讨会、座谈会、居民大会、社区展览会、教育讲座等,让社区居民认识到“手拉手”志愿者俱乐部不是在搞形式主义,而是切实为高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从而提高这一部分低龄老年人的参与热情。
(2)部分老年人想参与,但由于家人反对,便打消了参与社会事务的动机。面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应邀请和鼓励他们的家人参与志愿体验。同时让他们认识到这些低龄老年人变为高龄老年人时也会有人为其提供志愿服务,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这与他们的生活、利益密切相关.让子女有意愿鼓励自己的父母参加志愿活动或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
(3)部分老年人对自身能力有所顾虑,担心自己什么也干不了。面对这类老年人。社会工作者应向其说明社区会对志愿者进行参与能力的培训,可采用个别培训或小组训练的方法,帮助老年人认识参与志愿活动的过程,提高表达、沟通、讨论等技巧,更重要的是协助他们掌握社区的基本资料和最新动态,以便在讨论时能充分论证,具有说服力,培养民众对自己的信心。
习题练习3:
去年夏季,高中学生王敏的家由于潮汛被淹没,家具全被冲走了,庄稼也是颗粒无收。一家人生活陷入了困境。最为严重的是,王敏今年要参加高考,生活的困难让她无法安心准备高考,复习时更是无法集q-精力。眼看王敏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差,其父母十分焦虑。怕误了孩子前途。作为乡民政科工作人员的你在组织发放救灾物资时,其父母向你诉说了以上的情形。
问题:针对案例中王敏家的情形,你该怎么帮助他们?
解析:答题要点:
由于王敏家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王敏的学习问题,故应开展以下服务:
(1)耐心安慰王敏及其父母,让他们不要担心。
(2)和当地教育局、学校领导联系,安排王敏转入有住宿条件的学校,在那里参加集中复习迎接高考。
以上就是2020年社工考试中级实务儿童社会工作知识点总结,大家赶紧学起来吧,社工考试在10月,所以我们还有复习的时间,现阶段大家还是要做好复习工作,一定要善于总结,加油!
本次活动白玉兰中心以宣传“反家暴法”为主题,通过宣传展板展示、派发宣传单张、反家暴知识问答、爱心义卖和互动小游戏等环节来开展服务,让活动参加者能够多种形式地了解更多的反家暴知识。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前来参与活动的群众络绎不绝,妇联社工为每一位咨询居民详细地介绍反家暴法、如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以及构建平安家庭等知识。其中有居民告诉社工:“今天参与这种大型的宣传活动收获很大,认识了许多社会工作的服务,对于家庭暴力的了解更加透彻”。
这次“反家暴法”宣传活动,吸引了200多人参与其中,切切实实地提升了妇女自我维护的能力,引导和帮助群众认识家庭暴力的危害性,关心爱护自己的家庭,维护好社区的大家庭。
神奇的魔法师
一、活动名称:
神奇的魔法师
二、活动目标:
了解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也让学生有天马行空的联想。
三、活动时间:
填写活动单。(先让学生思考五分钟)
自由发表。
教师可跟据学生填写的内容,做适度的调整:例如,服装,面部表情,对某些学生的态度…….。
四、活动过程:
如果你是神奇的魔法师,可以把老师变成一种动物,你会选择哪一种?──咻──
我变、我变、我变变变,我把老师变成....
为什么会让你联想到这种动物?
这种动物给你什么感受。
把你变的画出来。
绕着地球跑>
一、活动名称:
绕着地球跑
二、活动目标:
打破陌生,促进团体间成员的认识。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过程:
男里圈,顺时钟转;女外圈,逆时钟转,双手搭在前一个同学的肩上,一边唱「捕鱼歌」一边跑,每唱一句,喊一句「嘿」。接着,反身再搭同学的肩膀继续跑,等主持人吹哨时,男向圈外,女向圈内,按主时人说的地名,同学就依各地礼仪做动作。
地名-动作:
a.纽约-互相拥抱说「哈啰!」
b.东京-互相鞠躬说「空忙哇」
c.曼谷-互相膜拜说「撒摸低喀」
心脏病
一、活动名称:
心脏病
二、活动目标:
1.快速的记住他人的名字,记忆力的培养。
2.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3.新班级的气氛暖身运动。
三、活动时间:
5~10分钟
四、活动过程:
1.每五~十人一组,若干组就准备几副扑克牌。
2.分组完毕后,同组的围成一圈于桌前。
3.成员简单做自我介绍,其它人需记住对方的名字。
4.选一位发扑克牌的人。
5.活动开始。发牌的人逐一在成员面前发一张。
6.成员需注意,所发的每一张牌的数字(发牌者亦需看
牌)。
7.当发下的牌数字(不论花色)与别人相同时,要赶快
喊出对方的名字。
8.喊对名字,且最快反应的人,就将自己面前的牌送给
喊错或叫不出别人名字的人。
9.发牌的速度可快可慢,配对的注意力会因此而呈现紧
张,随时准备叫人。
10.所有的牌发完后,谁的牌最少,谁优胜,表示其记人
的名字快而正确。
11.组头互换,可连续玩几次(不同时间),直到大家都
互相认识为止。
<认识同学>
一、活动名称:
认识同学
二、活动目标:
在30-40分钟之内熟识5~10个同学。
了解与他人互动的关系。
三、活动时间:
40分钟
四、活动过程:
引起动机:看谁最有创意(时间:8-10分钟)
a..4-5人一组。
b..将桌子柯子高叠起来。
c..将报纸撕成长条(一张一张不能断)。
d..用撕下来的长条报纸布置在桌椅上。
e..用撕下来的长条报纸和其它组在一起。
发展活动:
a..欣赏前面的活动,请小朋友发表谁最有创意?
b..以组为单位,以塑胶绳围住每一小朋友的肚子,
拿另一绳子将每一个人连起来。
c..每一个人自己拿纸笔去记别组的小朋友的姓名、
最喜欢作的事、最讨厌作的事。
d..活动时,绳子不能断,不要把报纸弄破。
e..讨论分亨:
你认识了哪些人?
这些报纸像什么?
这些绳子像什么?
你在活动中有什么感觉?
五、注意事项:
引起动机中叠高桌椅只是激发创意,不一定要比堆
高,而且要注意活动中的安全。
活动时注意观察孩子遵守规则的情形,可适时给予
指导。
六、资料来源:
七、活动类别:
游戏竞赛、讨论分亨、分组活动。
<相见欢>
一、活动名称:
相见欢
二、活动目标:
增进儿童彼此间的认识与了解。
协助儿童学习尊重包容别人。
三、活动时间:
80分钟
四、活动过程:
老师说明:各位小朋友,开学后分班至今已快一段时间,班上有些同学可能还不太熟悉,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活动”相见欢”可以增进大家彼此间的认识与了解。
一、认识你真好:
师生同唱”当我们同在一起”,也可以轮唱或合
唱的方式进行。
老师示范:
二人一组先互相介绍自己的姓名、喜欢的事、
不喜欢的事。
ii.各小组同学在小组内轮流介绍,然后可写或在白纸上。
经验分亨:
二人一组上台介绍友伴给全班同学认识。
老师整理归纳班上同学最喜欢与不喜欢的事。
例如:最喜欢的事:被人称赞。
最不喜欢的事:被父母骂。
问题讨论:
当你被介绍或介绍别人时,内心的感觉是什么?
对别人不喜欢的事物,我们要以什么态度来面对它?
老师结语:本活动介绍自己,认识别人,增进彼
此的认识与了解,也发现每个人都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事,我们要学习接、尊重、包容,并关心别人。
五、注意事项:
辅导学生要尊重别人,包容别人。
介绍时应避免以语言伤害同学并保持目光的接触。
有相同喜好的同学要多鼓励他们课余时间互相切磋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