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植物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的11月中旬以后至次年的3月中旬。
因为库尔滨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与黑河市交界区,库尔滨是鄂伦春语的译音,翻译过来就是“渔场”的意思。库尔滨雾凇形成的周期长,可达4个月之久,雾凇每天的停留时间多达10小时。
每年的11月下旬开始,直到第二年的三月,可持续三,四个月时间,最佳观赏期可达120天左右,有“中国雾凇第一乡”的美称。
库尔滨水电站雾凇的成因如下:
冬季,流经黑河逊克、伊春的库尔滨河一带,气温多在零下30摄氏度以下,若库尔滨水库水电站每天发电,库水经过水轮机组后水温升高变暖,大量摄氏零度以上的水被释放到下游,河水载着巨大的热能,形成了库尔滨河几十里流淌而不冻的奇境。
雾凇的形成是凝华。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同时能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的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更是难得。
雾凇是一种附着于地面物体(如树枝、电线)迎风面上的白色或乳白色不透明冰层。由于雾凇中雾滴与雾滴间空隙很多,因此雾凇呈完全不透明的白色。雾凇轻盈洁白,附着在树木物体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雅致,这就是树挂(又称雪挂)。
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却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为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凇(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雾凇可以称得上最美的自然奇观,很多人都好奇它是怎么形成的。其实雾凇的形成对环境要求极为严格,气温必须要低,水汽必须要充足,这样空气中的水蒸气才能在树枝凝华积聚,形成雾凇。
国内的雾凇景观最为出名的当属吉林的雾凇岛,这里的雾凇厚重持久,冬天里几乎天天都有雾凇,非常美。另外黑龙江的库尔滨雾凇也很好看,而且河水常年不冻,远远看去就像仙境。
库尔滨水电站的下游河流两岸雾凇的成因有以下三点:
1、气温条件:在寒冷的冬季,库尔滨水电站下游地区的气温通常较低。当空气中的水蒸气与低温空气接触时,会迅速凝结成冰晶,形成雾凇。
2、水汽来源:库尔滨水电站下游的松花江是一条湍急的河流,在流经水电站附近时,水面上会产生大量水汽。当这些水汽遇到低温空气时,会形成水汽凝结成冰晶,形成雾凇。
3、地形条件:库尔滨水电站下游地区的地形起伏较大,河流两岸多为峡谷或山地。这种地形特点会导致湍流和气流的形成,而湍流和气流会促使水汽迅速冷却、凝结,进而形成雾凇。
雾凇是一种自然现象,指的是在寒冷天气中,当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为小水滴或冰晶时,附着在树木、建筑物等物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冰霜。这层冰霜会使物体呈现出白色、透明或半透明的外观,给人以幻觉般的美丽景观。
雾凇常常出现在气温接近或低于零度的寒冷地区,尤其是在高纬度地区的冬季。
库尔滨水电站的介绍
1、库尔滨水电站,全名为库尔滨大坝水电站,是中国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库尔滨镇的一座大型水电站。该水电站位于松花江上游的库尔滨河段,是松花江流域的重要水电工程之一。
2、库尔滨水电站的建设始于1953年,于1958年正式投入运营。是一座混凝土重力坝,拥有3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60000千瓦。水电站的主要功能是发电和调节水流,以保障下游地区的供水、灌溉和防洪等需求。
3、库尔滨水电站的建成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清洁能源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黑龙江省及周边地区的电网提供了可靠的电力支持。
上一篇:口口赞牛肉自由行热门攻略
下一篇:库尔勒热门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