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东屯渡大桥1958年修建时跨浏阳河连接马王堆乡与东岸乡(现远大路东屯渡大桥)六十年风雨大修了两次保守估计再有六十年都不会垮,当年“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不是瞎喊的。
再看看韶山干渠有多少五六十年代的渡槽,引水涵现在依然在发挥作用。
不管什么产品,工程责任心上去了质量保障了怎么会垮掉?
上图为湘潭卫星水库1957年修建的引水渡槽,到现在还在用,而且没有修过!
东屯渡大桥1958年修建。
1958年,在渡口上方建起的东屯渡大桥通车后,周边市场和高楼大厦崛起,东屯渡也从渡口慢慢淡化成一个地名。相较于东屯渡和春华老街,桃子湖2号则像个隐士,静默注视着湘江大桥、潇湘中路拉通,建起了美丽的湘江风光带,成为市民休闲的场所。来来往往的人们,根本无法想象,70年前,对面的一个地方,曾经因为它的隐蔽性,而成为决定湖南命运的重要场所。
扩展资料:
1948年11月19日,一场“特殊家宴”在桃子湖2号方叔章公馆内举行。赴宴的有负责策反程潜的余志宏,湖南大学教授李达、伍薏农,民盟湖南地下组织负责人肖敏颂,负责接近程潜的湖南省保安副司令萧作霖,省政府秘书长邓介松和程星龄等人。“湖南往何处去,程潜往何处去?”成为议论的中心。这次家宴是动员程潜和平起义的转折点。
桃子湖背靠凤凰山,紧邻湘江,它的特殊地理位置,保证了整个事件秘密进行。而春华老街恒丰楼,作为长沙和平起义条文的签署地,是长沙县唯一拥有“一河两岸”的集镇。它北与西紧邻胭脂港,南障捞刀河,长数百米,是非常繁华的渡码头。1949年8月5日,解放军从东屯渡进入长沙城。东屯渡作为浏阳河上非常重要的老渡口,也曾是长沙通往东乡的主要连接点。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1949长沙地理地名里的长沙和平解放史
东沌渡大桥由机动车双向四车道、两侧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组成。桥两侧设有石杆护栏,每侧立有99根花岗石柱子,柱子下部为长方形,顶端呈圆柱形,并刻有云纹雕花,其设计别具一格,端庄之中略显秀丽。东侧桥头上,嵌有长沙市人民政府立的石碑,上面刻有“东屯渡大桥近现代保护建筑字样”;桥头的北侧,还立有“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远大路浏阳河大桥”。
东沌渡大桥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经过风雨沧桑数十年,至今保存完好,是目前长沙城区内唯一保存完好,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石拱桥。既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还具有不可代替的使用价值。它如同身上那99根云纹柱的象征意义一样,久久屹立于浏阳河上,久久为城东人以及长沙市民提供出行方便。
上一篇:东亭小区自由行热门攻略
下一篇:东望洋灯塔自由行热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