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武汉的东湖呈现出这样的景象:“阳光直透湖底,碧波荡漾之下,一条一条水草摇晃其中,鱼儿在水下森林中穿行,水鸟在远处嬉戏……”那么为了修复东湖生态做了哪些工作?下面就来具体谈一谈:
毫无疑问,城市快速扩张和人类活动干扰,造成东湖水生态系统退化严重,湖泊水生植物覆盖率由降低,底栖动物和鱼类多样性不断减少,人们走过湖边甚至能闻到一股臭味……这样的景象无不令人厌恶。
首先,今年4月起,东湖水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开始实施,通过清理水体垃圾、设置分区围隔、种植沉水植物、投放水生动物等措施,重新构建以沉水植物为核心的水生态系统,对东湖的水生态进行修复。
同时,近年来,武汉市采取雨污分流、退渔还湖、排口排查整治、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改善东湖水质。2019年3月,郭郑湖40年来首度监测到Ⅱ类水质。目前,整个东湖80%的水域都保持在Ⅲ类水质。
具体有以下措施:
一、通过东湖绿道建设,锁定岸线,终结“侵湖占湖”,减少面源污染;
二、退渔还湖,全面取缔经营性养殖,实现水体内自我净化、修复、平衡;
三、通过小游船整治,淘汰燃油动力游船,落实东湖水域“船舶全面清洁能源化”;
四、通过东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和湖边塘整治,科学治理,扎实推进水生态修复;
五、通过排口排查整治,建立湖泊排口名录,推动东湖全面截污;
六、借助“民间湖长”及社会护湖志愿者参与和监督的社会力量,定期采用“水、陆、空”等巡查方式,让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湖泊的日常维护管理;
七、加密了水质监测点位,精准分析水质,按要求公示东湖水质情况。
以上就是东湖生态修复的相关工作。
武汉东湖水下森林对东湖的生态环境有以下3种影响:
一、水下森林改善水质。作为一个实验目的的示范项目,东湖水下森林的首要用途是改善东湖水质,进而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能为后续的一系列的生态项目打好基础。
二、水下森林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在改善东湖水质的同时,东湖地区的野生鱼类、野生鸟类、昆虫、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今后东湖地区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水下森林对湖的生态环境的后续印象便是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
三、水下森林提高地区空气质量:水下森林对东湖地区的影响不仅在水下,生态是一个系统。良好的水质和良好的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将进一步改善东湖地区的空气质量。
扩展资料:
生态系统的修复需要长期的努力,国内缺乏相关领域的成功经验和实施案例。武汉市水体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对全国水生态系统修复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经历了多种考验之后,实验区湖泊内的水体生态系统已经趋近于稳定状态。治水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投入与努力。相信在未来,武汉市的湖泊生态系统乃至全国湖泊生态系统都将会修复完成。
上一篇:东湖热门攻略
下一篇:东湖十区自由行热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