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吃完午饭,准备开车往张掖方向走,开始青甘大环线的第一程。张掖在西宁的西北方向,要上G0611张汶高速(应该是张掖到汶川的吧),目前这高速没有全线贯通,要从大通下来走国道227,全程大概350公里,导航显示要6个多小时。
15:50分上的高速,夏季雨水充沛,高速两旁的绿化很茂盛,不说的话看不出是在大西北。
上了高速没几分钟就下起了瓢泼大雨,6、7、8三月是青藏高原的雨季。
16:10分到达大通出口,大通属于西宁市的附属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下午17:50,雨停了
国道227大通境内的油菜花,靠近门源了
18:00,到达宝库河
地势慢慢变高
准备翻越达坂山
地势比较险要,狭窄,路上到处可见山上滚落的碎石
巍巍的像金字塔一样的高山顶就在我的车窗之下,蒙语中的达坂山就是山嘴、山岭的意思
18:50,到达“达坂山”,翻过达坂山就是甘肃门源了,达坂山最高处海拔3940米。
19:12的达坂山服务区,阳光从云缝中透射过来,看来有希望天要晴了
还是乌云密布
达坂山下的草原,嫩嫩的青黄色
看完风景要继续从海拔3000多的达坂山顶再一路开车下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门源回族自治县,20:10达坂山脚休息站。万道金光下的牧场牛羊欢跑,很多朋友们会奇怪为什么八点多太阳还那么亮,其实张掖跟北京时区差不多有两个小时的时差了,成都跟北京都有一个小时的时差(经度每差15度差一个小时)
雨后的天穹蔚蓝蔚蓝的
20:30到达门源油菜花基地,6月花还没有开,淡淡的黄色估计是花苞
远处的是祁连雪山,祁连山脉是青海跟甘肃的分界线
祁连种马养殖场,距离张掖还有190多公里
3月份快来了,青海门源的油菜花一定会吸引很多小伙伴,但是你知道欣赏油菜花的最佳地点在哪里吗?在青海大通与门源两县的交界处,有一座神奇的山-达坂山,达坂山是去门源和张掖的必经之路。穿越达坂山隧道,看到的风景会更壮观。站在山上远眺,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车来车往,这里山势陡峭,路线迂回曲折,一般海拔都在3650~3900m。
当到了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时,来达坂山看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的观景台就是一个大的停车场,切记不要把车随便停在路边。尤其是达坂山隧道,在进口路面中心标高3792.75米,是西宁至张掖公路的“咽喉”要道。当时在建成时是海拔高度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道路隧道,这里山势高峻险要,道路坡大弯急,所以有“鬼门关”之称。
在青海高原的众多的山峦中,达坂山只能算小字辈,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达坂山在高原声名显赫。达坂山南北两侧的河谷地区海拔高度相对。这里是一个免费的旅游景点,一般预备一个小时就可以玩的很好了,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有魔法的,会突然下雪的地方,就是达坂山,或许是因为季节的原因!
在达坂山上可以看到山下门源的美景,非常震撼,手机真的拍不出景的万分之一震撼!需要用肉眼立体感受才能体会景色的开阔和壮美!在公路延伸的地方,可以看到山峰下一片红色屋顶的村落,各种美景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雪山、丹霞、草原、林海、田园、村庄等等。
达坂山的盘山公路很刺激,越往上越是云雾弥漫,可惜因为时令不对,油菜花看不到了。穿越隧道后,下到山脚就是黑泉水库,这里离西宁已经不远,很多旅者因为达坂山的美而停留,达坂山上俯瞰远处青山麦田,用上帝的视角去看大美青海尽在脚下!达板山有“三景”,分别是日出日落、雨和雾、奇峰和怪石。
要想看达坂山的日出.。太阳总是在达坂山那锯齿形的地平线上出现,亮圈围绕着一个火红的圆盘,那些锯齿形的山峰象佛手似的把这个圆盘越托越高,这是的达坂山众山如丘,此起彼伏,山下是滔滔浩门河,景色壮观。日落时太阳倒是很干脆,直接掉到锯齿状的山凹里去了。
夏天的达坂山经常是云雾弥漫,这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云雾一时散开一时聚拢,随风摇曳,变化无穷。达坂山的雨量十分充沛,有云就有雨,有时小的象水汽;有时又大的象瓢泼,这里还曾下过含花粉、红壤土等物质的“怪雨”,不能说不奇吧。当到了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时,来这里看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到了达坂山,越往上走越发现不简单,到达山顶之前有一个观景台的可能会是远观百里油菜花最佳视角,越过达坂山收费站,就开始了崎岖下山之路,旁边就是悬崖,没有护栏的路上开起来真的是精神百倍,到了山腰位置经过了一个让我念念不忘的黑泉水库,大雾茫茫,隐约看到了翡翠色的水。
回西宁的时候走了走这条段,走了走,这里的盘山路,感觉有点像那个72拐,走啊走,走进了那个隧道,穿过达板山隧道口,仿若到了另一个世界。脚下的山坡上是未融化完的雪,远处的山下是50万亩油菜花海,在此这一览万亩黄花笑的感觉一定会让你感慨不虚此行!山上很冷,注意加衣保暖。
你听说过达坂山吗?达坂山是天镜祁连最好的呈现之一,4000米的海拔,云雾缭绕间远处的雪山若隐若现。山上植被茂盛,牛羊成群,还有溪流从山间流过,几处观景台上眺望云海让你流连忘返。穿越达坂山的道路路是依山开凿,路线曲折,盘山越岭。山坡上有草原牧场和牧民的帐篷,山谷种植大片小油菜,有金黄色大面积百里花海。景色优美,温度适宜,是夏季避暑赏美景的好地方。
达(大)坂山隧道GPS:37.344232,101.40211337.347405,101.404324。西张公路古为丝绸南路之西平张掖道,自西汉以来,几易沧桑,几度兴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数经改建成为青海通往河西走廊,连接亚欧大路桥之国道线。达坂山乃祁连山脉之一脉,山势陡峭,高耸入云,垭口海拔3940米。达坂山之路依山开凿,路线曲折,盘山越岭。达坂垭口延至阴坡三公里,冬春雪拥冰横,常遇雪崩冰坍,凶险难行。民歌曰:“千难万险的鬼门关,难不过雪天里的达坂”。
达坂山隧道位于国道227线K104至K109的越岭地段。“八五”前期完成前期准备工作,1993年5月,交通部批复“达坂山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94年交通部以交公路发(1994)578号批复达坂山隧道初步设计。隧道全长1530米,两端引线2852米;隧道及两段引线按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隧道净宽8.5米(即7.0+0.75×2),净高4.5米,两端接线路基宽度8.5米,路面宽度7米;桥涵荷载采用汽—20、挂—100技术标准;地震基本裂度按7.8度设防。工程核定概算12856.71万元,1998年交通部批复调整概算为15572.76万元,其中交通部补助11000万元,青海省自筹4600万元,国内银行贷款1000万元。由中铁十六局一处承建的青海省西宁至张掖公路达坂山隧道,工程项目创五个之最:一是隧道南口路面中心标高3792.75米,为当时亚洲已建成道路隧道海拔之最;二是在国内已建成的道路隧道中,最先铺设保温层以防冻胀;三是在国内已建成的道路隧道中,最先在洞口设置自动隔风保温门,在冬季无行车时关闭隧道,以减少冷能侵入;四是青海第一条公路长隧道;五是青海公路基本建设中首次面向国内施工单位招标,实施与国际接轨之“菲狄克”管理项目。达坂山隧道建设工程科研成果遂后推广到青藏铁路建设之中,收到良好效果。标志着我国修建高海拔隧道施工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成为西部开发的一大壮举。
确保达坂山隧道贯通后的装修质量,适应高寒地区运营的需要,是高寒地区隧道施工的首要问题。但由于达坂山地区四季飞雪,年平均气温-3.9℃,极限低温-34℃,加上每年840毫米的降水量,极易使隧道周围形成冻融圈。如果隧道反复冻融,就会破坏钢筋混凝土的强度,造成坍塌、漏水,甚至早期损坏。在如此高寒气温下如何防止隧道冻胀?当时国内外都无成功的先例,这是面临攻克的一个世界性的新课题。
中铁十六局一处“高寒隧道科研组”认真汲取和消化国内外成败的经验和教训,经过上百次的连续攻关和试验,成功设计出了达坂山隧道“保温与排水”巧妙相结合的一系列隧道防冻保暖施工方案,受到了中科院专家和青海省交通厅的一致认可。他们在正洞以下5米处,开挖一条副洞,作用是排走隧道周围的冰雪溶水,不使其渗入洞内。为确保排水务尽,在隧道周围采用土工棉布、橡胶排水板、玻璃钢防水板等防水措施,像人穿棉袄一样,把全长1.53公里的隧洞裹起来。不仅如此,还在洞内表层铺装聚胺酯和干法硅酸盐保温层,在洞口两端安装上由电脑自动控制的防风保温门。这种集大洞、小洞于一体,防风、保温、排水于一炉的新颖设计,被中科院列为高原隧道施工的典范,不仅国内独有,在国际上也是首开先河。
上一篇:村庄博物馆自由行热门攻略
下一篇:达观学府自由行热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