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座。分别叫: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郭守敬环形山、万户环形山。
古代天文学家在给月球上的山起名字时,规定了月球上的山用地球上的山名,月球上的环形山用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与思想家的名字来命名。这一规定沿用至今。如哥白尼环形山、阿基米德环形山、牛顿环形山、伊巴谷环形山、卡西尼环形山等,月球背面的环形山中,有五座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名字命名:石申环形山、张衡环形山、祖冲之环形山、郭守敬环形山、万户环形山。
扩展资料:
环形山的中间有一个陷落的深坑,四周围有高耸直立的岩石,环形山的高度一般在7~8公里之间。环形山大小不一,直径相差悬殊,小的环形山直径不足10公里,有的仅一个足球场大小;大的环形山直径超过100公里。最大的环形山是月球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达295公里,比我国的浙江省小一点。直径大于1000米的月坑总数达到了3300个以上。其中大的直径超过100公里,占月面的7-10%。
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一个个圆形的凹坑。
环形山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所以推测环形山直径大小与撞击物体的大小有关,环形山的深浅与撞击时的速度有关。环形山由喷射形成的,大多数月坑的周围环绕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月球背面的环形山更多。
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
环形山大小不一,直径相差悬殊,小的环形山直径不足10公里,有的仅一个足球场大小;大的环形山直径超过100公里。环形山的中间地势低平,有的还分布着小的山峰。环形山的内侧比较陡峭,外侧较平缓。
例如:科罗廖夫环形山内的水冰永久稳定,这是因为它的深处相当于一个自然冷阱,冰面上的空气很冷,冷空气比周围的空气重,且冷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有效地保护它下面的水冰。
环形山是月球表面的显著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球表面。环形山又叫作月坑,希腊文的意思是“碗”。月坑近似于圆形,与地球上的火山口地形十分相像。环形山的中间地势低平,有的还分布着小的山峰。环形山的内侧比较陡峭,外侧较平缓。有些环形山的周围向外辐射出许多明亮的条纹。
环形山的中间有一个陷落的深坑,四周有高耸直立的岩石,环形山的高度一般在7000米至8000米之间。环形山大小不一,直径相差悬殊,小的环形山直径不足10000米,有的仅有一个足球场大小,大的环形山直径超过100000米。
在月球上环形山的数量非常多,总数达50000多个。在月面上,直径大于1000米的环形山总数达33000多个,占月球表面积的10%。至于更小的、名副其实的月坑则数不胜数了。
环形山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大环形山内再套一个小环形山,有的大环形山中央有一个很深的坑穴,还有的大环形山中央陡然矗起一座山峰,叫作“中央峰”。关于环形山的形成,比较流行的解释有两种。
一是月球在形成不久,月球内部的高热熔岩与气体冲破表层,喷发而出,就像地球上的火山爆发一样。它们起初威力较强,熔岩喷出又高又远,堆积在喷口外部,形成环形山。后来喷射威力减小,喷射堆积只在中央底部,堆成小山峰,就是环形山中的中央峰。有的喷射熄灭较早,或没有再次喷射,所以就没有中央峰。
二是流星体撞击月球。科学家认为,在距今约30亿年前,宇宙空间的陨星体有很多,月球正处于半熔融状态。巨大的陨星撞击月面时,在其四周溅出岩石与土壤,形成了一圈一圈的环形山。又由于月面上没有风雨洗刷与激烈的地质构造活动,所以当初形成的环形山就一直保留到现在。
许多环形山的周围都呈现放射状斑纹结构,这种环形山至少在60座以上。辐射纹怎样形成的?多数科学家认为,当火山喷发或者大的陨星体撞击月球表面时,岩石以及岩石粉末等被抛向四周。后来,这些物质逐渐回落到月面而成为辐射纹。由于它们的反照率比较大,所以看上去显得格外明亮。
月亮的环形山
上一篇:月亮湾广场自由行热门攻略
下一篇:月星国际城自由行热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