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灵山公园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文环境紧密结合的特色景区。你可以在这里寻求更多精彩的场景和画面,让你感受天地灵气和日月精华。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黔灵山公园是一座综合性旅游公园,建于1957年。黔灵公园是国家AAAA旅游区,位于贵阳市中心的西北部。公园南临枣山路,东临八哥岩路,东北临石北路,北靠官道岩、小关水库,西接连长坡岭林场、七冲岭、三桥村、圣泉。距市中心1.5公里,占地426公顷。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
它以名山、秀水、林友、古寺、圣泉和猴子而闻名。公园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木葱郁,古洞清溪,深谷幽潭,自古以来就是贵州高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誉。
黔灵山,由大罗岭、项王岭、白象岭、檀山、张伯峰、狮子台、官道岩、宝塔、北峰组成。现在的黔灵山公园以黔灵山为主,后来又开辟了黔灵湖、动物园、麒麟洞、巴尔、三岭湾等景点。
著名的黔灵山公园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公园。入场费是五元。从6月到9月,如果用外地身份证只需要2.5元,那简直是免费的。
走进公园南门不远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七星潭。泉水从麒麟洞流向公园南门,形成七星潭。北斗七星是水池的名字,它是:瑶光湖、开阳湖、玉衡湖、天泉湖、天脊湖、田璇湖和舒天湖。谭洋刘晶、百香泉脆甜;池上柳笼烟,拱桥雕栏;中游鱼玩。
爬山的右边是索道。如果想先爬到山顶,可以从索道开始。而“玩山”的人,尤其是进山拜佛的香客,大多是沿着“九曲径”慢慢往上爬的。
九曲径共有382级台阶,24道曲折,因有九个大弯而被称为“九曲径”。
山路旁的悬崖上有许多石刻,从“第一山”、“乾陵胜景”到“南无阿弥陀佛”.引导人们走近佛教,感受“心为佛”的境界。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虎”字,是清朝的石雕。为什么这个佛山会有“虎”字?是虎山之王。还有哪些怪物敢靠近?所以弘扬佛法,就会得到一个清净的地方。
九曲古佛洞是明代著名景点,也是徐霞客游记中唯一提到的贵阳城附近的景点。这个壁龛形的山洞不大,旁边有个“多善多负”的崖壁,然后就是最著名的“崖提督”赵德昌的手迹,一个巨型的“虎”崖,还有东山上的那个。
顶上还有一面“吹螺墙”。岩壁上布满了一些奇妙的洞。这些洞有手指那么大。如果把嘴贴在岩壁上,就能吹出海螺鸣叫的声音。据说吹个小洞能让人长寿。
九曲经,原名“九道转”,走第四道转。
路边的悬崖大多与佛教文化有关。
九曲井
佛
在九曲径的尽头,还有一个泉亭,叫洗碗池。
在这儿拐个弯,你就能到达鸿福寺。其实山路并不是很长。估计要爬半个多小时。
现在我右手边的大石雕叫“九龙浴佛”。上面说释迦牟尼出生的时候,九条龙吐水给他洗澡。
鸿福寺在左边。通常庙门只开侧门。你知道为什么吗?在佛教中,这被称为山门,分别代表空门、无相门和无功门。如果中门开了,就是逃入空门出家。
鸿福寺是贵州第一刹。寺庙,结构典雅,规模宏大,长廊,亭台,幽静雅致,春暖花开,秋高气爽,红豆烂漫。建筑主要有法塔寺、九龙壁、大山门、钟鼓楼、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玉佛殿、经堂、法堂、客堂、双桂楼、方丈园等;有碑廊、素香斋、五观堂、五百罗汉堂等大小建筑72座,面积近11433平方米。进入寺庙拜佛观光,让人感受到梵蒂冈宫殿的深邃和肃穆。
红和尚修建的鸿福寺至今香火依旧,古色古香的建筑使其成为难得的清静之地。鸿福寺是国务院对外开放的寺庙之一,是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外有塔林,是鸿福寺祖先、僧人、居士骨灰的安葬之地。著名的考生包括赤松、申智、柏青和心悦,周围古树参天,风景优美。
鸿福寺山门,从寺内望山门。
释迦牟尼殿
寺内香火鼎盛,随处可见猕猴在屋顶的树枝间穿梭。
从庙门出来后,向左下,就是猕猴区了~这也是整个黔灵山的亮点。公园里最有特色的就是散养的猕猴,随处可见,超级可爱。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么多猴子还是很有意思的。这位“体操大师”把池塘滑车当成了“平衡木”!动作相当潇洒!
因为是野生散养猕猴,所以一踏进这座山,到处都能看到猴子。
沿着石板路,不远处,我看到了不畏人的猕猴,悠闲地漫步,毫不在意路人的目光和举止。沿着七星潭走几步,就是通往山顶的路。还有一个岔路口穿过万三岭的长隧道,可以直接到达黔灵湖。
我们一直往前走,来到了黔灵湖。黔灵湖的存在也给黔灵山增添了几分韵味,像一面镶嵌在碧绿玉石中的镜子。
红僧宋曾吟诵,“那是檀山之水,烟月到黔西”。
“竹林环绕,松柏滴绿,桂花香”。“树留石隙,荫遮青天。
其间,巾履皆青,微风忽来,静声起,山鸟上下,声声百声。"
雨桥景区,自然风光,小桥流水,山道垂柳,溪水绕岩流,树木花草,形成一个水的世界。风桥迎风面水,两湖尽收眼底。
结束这场戏,然后在甲秀楼打卡。
甲秀阁
秀楼,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部的南明河畔,建在河中的一块巨石上。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绣楼建于明代,后楼被毁重建。更名为来凤阁。甲秀楼清代多次重修,恢复原名。现存建筑重建于宣彤元年(1909年)。
绣楼上下三层,以白石为柱,层层汇集,从桥面到屋顶高度约20米。何明河在这座建筑前流过,它被称为涵碧潭。
建筑侧面由一座石拱桥“浮玉桥”相连,桥上原有亭子名为“涵碧阁”。绣楼朱亮琵琶湖,依山傍水,名副其实,堪称甲秀。
2006年,甲秀楼作为文昌阁和甲秀楼的组成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绣楼旁的“翠微园”是一组明清古建筑群,由宫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组成。翠园位于桂阳南门外何明河南岸,扶余桥以南,甲秀大厦旁。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原名南安寺,后改名武侯祠、观音寺,1993年维修后改名翠微苑。
翠园是一群
1.黔灵山公园最全攻略
可以前往贵阳黔灵山国家森林公园,在票房广场停车。
2.黔灵山公园旅游攻略
黔灵山公园入口分为东、西、北、南四个入口。相比较而言,东西北入口相对简单,只有南入口最宏伟正式。应该说,南口是黔灵山公园的典型代表和体现。从枣山路进来,下车,走过200米左右的林荫大道,黔灵山公园的大字跃入眼帘,非常雄伟壮观。大多数人认为这是黔灵山公园的大门。
3.黔灵山公园攻略
距离近车位多的推荐停车点:
1.黔灵山公园正门停车场:车位总数不到200个,节假日上午10点前一般没有车位。
2.贵州国际会议中心停车场:毗邻贵州饭店,停车位500多个。从黔灵山公园步行990米,大约需要15分钟。
3.巴格延路上有很多露天停车位。
4.贵州黔灵山公园攻略
黔灵山公园。你可以开到公园人口的左侧。
5.黔灵山公园游玩路线
黔灵山动物园离清水路小红门最近。
黔灵山公园是一座综合性旅游公园,位于贵阳市西北角,因黔灵山而得名,被誉为黔南第一山。集山、林、泉、湖、洞、寺、兽于一体的黔灵山公园,举世无双。公园里有成群的猴子和鸟生活在这里,山上还有第四纪冰川遗迹。乾陵公园不仅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而且地质结构复杂,植物种类繁多,是很好的教学实习基地。乾陵公园是AAAA国家旅游区。
6.黔灵山公园景区内路线
黔灵山公园,位于贵阳市云岩区,是一座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2001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东门:在八哥岩附近,去谢最方便从东门看王陵和官道岩。
1.山峰
大罗岭、项王岭、白象岭、檀山、张伯峰。
狮子岩、关刀岩、宝塔峰、北峰。
仅景区就有9座山峰。其中大罗岭海拔1396米,是公园内最高峰,贵阳中心区西北。
2.贵阳古八景之一。
桂山松秀
贵阳因地处桂山之南而得名,桂山又名贵人峰,现为官道岩。当然,这种说法是有争议的,但是贵阳八景-桂山松秀景区内确实是站在关刀岩旁边。
3.红色文化
麒麟洞,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蒋介石和张学良会面的地方
4.水资源
黔灵湖、七星潭、潭泉、百香泉、冷翠泉、罗泉、月亮井。
5.地质宝藏
第四纪冰川遗址
6.名人墓
孟平墓,谢墓,梅光第墓
7.文物保护单位
[省]鸿福寺,[省]黔灵山崖,[省]麒麟洞
【城市】白香泉、潭泉、月亮井、解放贵州革命烈士纪念碑、蒋介石与张学良会见地、简孟平墓、谢墓。
7.黔灵山公园最佳游览路线
一、黔灵山公园
黔灵山公园是一座综合性旅游公园,建于1957年,位于贵阳市西北角。在公园幽静的山谷里,有动物园,有清泉,有奇石,随处可见。这里生活着成群的灵猴和灵鸟,山上还有第四纪冰川遗迹。乾陵公园不仅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而且地质结构复杂,植物种类繁多。
二、甲秀楼
绣楼是贵阳的象征的文化发展史。秀楼,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部的南明河畔,建在河中的一块巨石上。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绣楼建于明代,后楼被毁重建。改名为来凤阁。甲秀楼清代多次重修,恢复原名。现有的建筑是
天坛,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是一个以典型的喀斯特自然风光为主要特色,辅以历史名人隐逸文化的风景区。距贵阳市中心24km,距花溪13km,总面积15km2。景区以蜿蜒的山谷和陡峭的沟壑为特色,集山、水、洞、池、瀑、天生桥、峡谷、隐士于一体。谷牧称赞它为贵州一绝。
8.黔灵山公园最佳路线图
骑自行车可以从后门进。开车的话,就看你的长相了。黔灵山公园黔灵湖钓银鱼、鲢鱼、鲫鱼。再往上就是小关水库,现在有很多小金鱼,鲫鱼,当然还有偷鱼。
百花湖和红枫湖是管理的,不允许捕鱼。如果非要钓鱼,只能躲在Shankakari,胆大的管理员可以我不能和你做任何事。
永乐,从未来方舟-甜蜜小镇-永乐直行。有一条河可以钓到大鱼,大十字鱼比较多。这条河属于饮用水管理,但是鱼很好抓。
黔灵山公园是一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色景点,大家可以在这里寻求更多令人心动的场景和画面,让大家感悟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攻略。
黔灵山公园是一座综合性的游览公园,建于1957年,黔灵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贵阳市中心区西北,公园南接枣山路,东近八鸽岩路,东北有市北路,北至关刀岩、小关水库,西连长坡岭林场、七冲岭、三桥村及圣泉。距市中心1.5公里,面积426公顷,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综合性城市公园之一。
以明山、秀水、幽林、古寺、圣泉、灵猴而闻名遐迩。园内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木葱茏,古洞清涧,深谷幽潭,景致清远,自古是贵州
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有“黔南第一山”的美誉。
黔灵山了,它由大罗岭、象王岭、白象岭、檀山、杖钵峰、狮子
台、关刀岩、宝塔峰和北峰组成。现在的黔灵公园就是由黔灵山为主体,后又开辟了黔灵湖,动物园,麒麟洞,二坝和三岭湾等景点。
著名的黔灵山公园是一个性价比超高的公园,五元门票,在6~9月凭外地身份证只要2.5元,简直就是免费。
进了公园南门往前走不远,首先看到的是七星潭,泉水从麒麟洞流向公园南门,形成七七星潭,北斗七星作潭名,依次为:摇光潭、开阳潭、玉衡潭、天权潭、天玑潭、天璇潭、天枢潭。潭边杨柳井、白象泉清冽甘甜;潭上杨柳笼烟,拱桥雕栏;潭中游鱼嬉戏。
在登山右手边是索道,如果想先登上山顶可以从索道出发。不过“玩山”的人,特别是朝山拜佛的香客,大都沿着“九曲径”慢慢爬上去。
九曲径共有382级台阶,24个“之”字拐,因有9个大弯道而称为“九曲径”。
沿着山道旁的石壁上,有许多石刻,从“第一山”、“黔灵胜境”到“南无阿弥陀佛”引导人们走近佛门,感受“心既是佛”的境界。
这里有一个巨大的“虎”字,这是清朝的石刻。为什么在这佛山上会有“虎”字?虎是山中之王,以虎镇山,还有什么妖魔鬼怪敢接近呢?于是,佛法弘扬,得一清净之地。
九曲迳上的古佛洞是一处明代就有的名胜,也是在徐霞客游记中提到的贵阳城区附近的唯一景点,这个佛龛状的洞并不大,旁边有一处”多行好事,广积阴功“的摩崖,再旁边就是最有名的”摩崖提督“赵德昌的手迹,一幅巨型的”虎“字摩崖,与东山上的”龙“遥遥相对。
走到上面还有一个“吹螺壁”,一些奇妙的小洞遍布在石壁上,洞眼大小象手指一样,如果用嘴贴着石壁可吹出海螺鸣叫的声音,传说吹响小洞,就能使人长寿。
九曲迳原名”九道拐“,过了第四道拐
路边的摩崖大多都是跟佛教文化相关的了。
九曲径
佛
九曲径的最后,还有一个泉亭,叫做洗钵池。
到了这里转个弯就到弘福寺了,其实山路并不是很长,估计也就爬半个多小时吧。
现在我的右手边这幅大型石雕叫做“九龙浴佛”,它说的是释迦磨尼诞生时,有九条龙吐水为他沐浴。
左手边就是弘福寺了。平时寺门只会开边上的小门,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在佛教,这叫做山门,分别代表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如果中间的门开了,那就是遁入空门,出家当和尚了。
弘福寺为贵州首刹。寺院殿堂,结构典雅,规模宏大,廊庑广阔,亭台遍布,清幽古雅,春天莺歌燕舞,百花争艳,秋日丹桂飘香,红豆生辉。主要建筑有法化塔、九龙壁、大山门、钟鼓楼、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玉佛殿、藏经楼、说法堂、客堂、双桂楼及方丈苑;有碑廊、素香斋、五观堂和五百罗汉堂等大小建筑72座,加上放生池与茶楼等处,占地近11433平方米。进入寺内礼佛观光,令人有梵宫深邃,庄严肃穆之感。
赤松和尚建造的弘福寺依然香火旺盛,古色古香的建筑使这里成为难得一处幽静之地。弘福寺是国务院对外开放的寺庙之一,也是贵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外有塔林,为弘福寺历代祖师及僧人、居士的骨灰安葬处,有名可考者有赤松、参之、柏青、心月等,四周古木参天,景色优美。
弘福寺山门,从寺院内看山门
大雄宝殿
寺内香火鼎盛,袅袅香火中,随处可见穿梭在屋顶树枝间的猕猴。
从寺门出来后向左侧下山,即到了猕猴区~这也是整个黔灵山的亮点,公园里最有特色的是它散养的猕猴,随处可见,超级可爱。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这么多猴子,还是很有趣的,这位“体操健将”,把池塘拦杆当成了“平衡木”了!动作还蛮潇洒!
因为是野生散养猕猴,所以只要你一踏进这座山,在哪里都能看见猴子。
沿着石板路,没走多远,就见到了不怕人的猕猴,悠闲地溜达着,不在意来往和驻足路人的目光和举止。顺着七星潭走几步,就是通往山顶的路,中途还有一个岔路穿过三岭湾长长的隧道,可以直达
黔灵湖
我们一直往前走来到了黔灵湖畔。黔灵湖的存在也给黔灵山平添了几分灵秀,像一面明镜镶嵌在碧绿的翡翠之中。
赤松和尚曾咏诗赞道:“那是檀山幽涧水,和烟和月到前溪”。
“四围竹林甚茂,松杉滴翠,桂子流香”。“树出石隙,浓荫障天
人行其间,巾履皆碧,清风忽来,幽籁徐起,山鸟上下,引吭作百种声”。
风雨桥景区,自然风光,小桥流水,山径垂柳,溪水绕山石、穿林木花丛而出,形成一个水的世界。风雨桥临风面水,一览两湖景色。
结束游玩,然后去甲秀楼打卡。
甲秀楼
甲秀楼在贵州省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甲秀楼始建于明朝,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甲秀楼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的。
甲秀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
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
2006年,甲秀楼作为“文昌阁和甲秀楼”的组成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甲秀楼“旁的”翠微园“,是一组由拱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组成的明清古代建筑群。翠微园位于贵阳市大南门外南明河南岸,浮玉桥的南边,紧邻甲秀楼。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前身为南庵,后改名为武侯祠、观音寺,1993年经维修后改名为翠微园。
翠微园是一组较大规模的古建筑群,园内拱南阁造型敦朴生动;翠微阁端庄秀丽;清花空翠园修竹婆娑;龙门书院浓荫幽静。
长118公里的南明河,是贵州省贵阳市人民的母亲河。自古以来,清澈见底的南明河一直是贵阳居民的直接饮用水源,两岸风光旖旎,是游玩的好地方。
上一篇:黔灵山站自由行热门攻略
下一篇:浅草咖啡店自由行热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