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总有一条美食街是你的菜,最动人的情话就是“和你一起,吃遍成都的每条街。”像是锦里、宽窄巷子、春熙路等等,都是令人向往的美食天地。一直以来成都可是公认的美食之都,当之无愧的美食天堂。接下来我给你分享的这些美食,听起来真是没胃口,甚至不知道具体是什么食物。
首先是成都小吃中的元老——三合泥。现如今这种食物几乎绝迹于都市生活,只有老成都才能回忆起这种老字号三合泥的味道。但在那个肉蛋都要凭票购买的年代,有这样一碗油乎乎烫滚滚的东西端在手里小口小口的吃着,那是何等的幸福。三合泥的“卖相”挺不好的,黑黑的泥状糊糊掺杂着不明碎屑,既没有吸引目光的外表,也达不到现在健康主义所提倡的低糖、低热量。但它背后所承载的记忆,使它仍然不失为成都小吃中不得不提的一道。
其次就是脑花面。很多的人一听这名字就倒胃口,一开始只有四川人敢吃,随着时代的发展,脑花面逐渐成了一道旅游必备美食。而且成都人也很会整,这脑花面种的面脑花不算大颗,但颗颗完整,口感绵软鲜嫩,入口即化。配上油油的红油汤汤,一口咬下去巴适得板。如果你是一个爱好脑花的重口味者,来到成都之后,脑花面请别错过!
下一个我要说的就是狗屎糖。请不要因为名字就嫌弃它,其实它是香香甜甜的酥心糖,又叫麦芽糖,属于麦芽糖的一种,味道还是不错的,有着浓浓的花生味。据说是因为它的形状像狗屎,所以大家才这样称呼。一般大家在吃的时候,总喜欢配上一句:吃狗屎糖,走狗屎运。
最后一个就是蜂窝煤炒饭。相信对于很多70后来说,对于蜂窝煤再熟悉不过了,它承载着一代人童年的记忆。如今它又以另外一种崭新的形式出现,那就是蜂窝煤酱油炒饭!在网上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让人徒然生出怀旧之情。虽然作为食品出现,它显得有些怪异,为大多数人所不接受。其实蜂窝煤酱油炒饭的味道中规中矩,酱油味十足,精致的蜂窝煤酱油炒饭感觉还不错。可谓是一份与众不同的酱油炒饭,成都人民在吃的上面真是花空了心思。
成都一直被认为是美食之都,火锅甚至被传到了国外。但是很多人只知道成都的火锅,并不知道当地其他的美食。在成都,无论是街头小摊,还是大小美食店铺,几乎很难吃到不好吃的食物。在这里火锅、串串、麻辣烫可以伴你每一天的生活,但糖葫芦、冰粉、土豆坨坨自然也不能少。反正无论怎么吃都吃不饱,最后还得扶着墙出门。如果不信,那就来成都吃好吃的吧,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各地有着各地的风俗,各地的美食。但是有的地方的美食在外人看来,是很难接受的,甚至是抗拒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地比较奇葩的美食,看看你能接受几种。
三吱儿——福建美食
三吱儿(图片来源于网络)
福建名菜三吱儿其实就是以刚出生的小老鼠为主要原料的一道地方菜,当然这种老鼠不是普通我们看到的家鼠,而是一种人工饲养可以食用的一种老鼠。这道菜为什么叫三吱儿呢?是因为在吃这道菜的时候,刚出生的老鼠一共会叫三声,分别是用筷子夹住小老鼠的时候,蘸调料的时候和放入口中的时候。关于三吱儿的起源,最早可以追述到唐朝的《朝野佥载》,上面记载“岭南獠民好为蜜唧,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饲之以蜜,钉之筵上,嗫嗫而行。以箸挟取,咬之,唧唧作声,故曰蜜唧。”
活珠子——江苏美食
活珠子(图片来源于网络)
活珠子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属于金陵小吃。活珠子是当一个鸡蛋即将孵化成一个小鸡,但又没有完全成形的孵化物。这种孵化物里面已经有了头、翅膀、脚的痕迹,但是没有孵化完全。因其发育中囊胚在透视状态下形如活动的珍珠,故称“活珠子”。活珠子的营养价值极高,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还含有大量的钙,但其脂肪含量只有普通鸡蛋的二分之一。活珠子在清朝咸丰年间就在南京各地食用成风,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着这样一段话“鸡胚蛋,有治头痛,偏头痛,头疯病及四肢疯瘴之功能”。
血拌肉——云南美食
血拌肉是云南拉祜族美食,也是云南当地一道特色美食,它采用新鲜的里脊肉、护心血和辣椒等为原料,加上生姜、胡椒、橄榄皮等辅料,制作而成的一道血淋淋的美食。血拌肉却是拉祜族在拉祜年必吃的一道美食,在当地人眼里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但是在外人看来,一盘血淋淋的肉摆在面前,实在是难以接受。关于血拌肉的起源和功效,因为其是比较小众的美食,具体也很难考证。
雷公屎、猪小弟、凉拌蝴蝶菌、牛粪火锅、油炸花蜘蛛、石子馍、油炸流蜞,你听说过这几种美食吗?没错,这就是我们各地的“奇葩”美食,感受不同文化不同体验的“奇葩”美食,你绝对想不到!
雷公屎
湖南有些地方叫雷公屎,各地叫法不同,名地耳、地衣、地木耳、地软儿、地瓜皮等。如果去江苏淮安,得尝尝这道当期名菜—淮安地皮菜。
地皮菜是一种蓝细菌,这种菜大多是由动物的粪便和草类在阴溼的环境下生成,喜好长在石头上或者腐烂的草丛中,一般适合在下雨过后第二天早晨去采摘,太阳一晒很快就和泥土混在一起干了。地皮菜吃起来顺口爽滑,味道比木耳更纯正。
雷公屎
猪小弟
“猪小弟”,顾名思义就是公猪生殖器,现在大多是人工培育出来的,流行与贵州黔东南地区。
一般都是搭配黄喉、肚条、天庭、蔬菜、花生炒成一份,装在铁盘子里放桌子上,桌子上开个洞,下面放置炭火,边烤边吃,猪小弟做成烧烤,不但可以吃到软糯的口感,还可以做成蹄筋那种入口即化的感觉。。初来的外地食客,男人们大都一点就通,知道是什么菜,而女人们也多半能从男人的坏笑声中猜出来。
猪小弟
凉拌蝴蝶菌
这种蝴蝶菌来自云南,有类似蝴蝶翅膀的黑白花纹,极为亮丽,生长在树脚的部位,在广东云南等都能吃到
蝴蝶菌富含氨基酸,拖水后放凉了,与菜心粒一起,用经过调味的陈醋、白芝麻凉拌。蝴蝶菌本身没有味道,靠的是醋,入口有川式粉皮的那种味道,但没有辣味,让人过足瘾头。
凉拌蝴蝶菌
牛粪火锅
又称牛瘪(biě)火锅,百草汤,也有用羊瘪做的,流行与贵州黔东南地区
用上等青草加中草药先喂饱牛,宰杀后把牛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拿出,挤出其中液体,加入牛胆汁及佐料入锅文火慢熬后食用,为当地待客上品。
因为卖相及制作独特,被称作“牛粪火锅”,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吃过的人大多都会这样形容这道菜:未煮之前臭草味,正煮之时牛粪味,入口之初微苦味,饭后才知菜香味。
牛粪火锅
油炸花蜘蛛
这道菜为于云南布朗族的风味菜。
这种花蜘蛛在野外林间结网,个儿有小手指般大,身上长有花斑。圆鼓鼓的肚子里,尽是具有丰富蛋白质的乳白色汁液。人们上山下地时,用树枝裹缠蜘蛛所结的网,把花蜘蛛网在网内带回。烹制的方法也很简单,将预先捕捉回来的花蜘蛛,去掉头和脚,仅用留下手指般大小的圆形肚子,用水淘洗后置入油锅内以微火煎炸,至蜘蛛腹呈黄色时取出,撒上适量食盐便可食用。有解毒功效,可治淋巴结核、疔疮、蜂蝎蜇伤及毒蛇咬伤。
油炸花蜘蛛
石子馍
石子馍,又称石子烧饼。是陕西灵宝的一种别有风味的食品。
因用豆石在鏊上面垫底烙熟而得名,其历史源远流长,兼有的制作方法,主要原料是:面粉、猪油、小油(植物油)、食盐、大料、花椒、葱等。石子烧饼外观焦黄鲜亮,中凹边突,活像一个椭圆形的小金盆,咬开后层次分明,外酥内软,咸香可口,经久耐贮。
石子馍
油炸流蜞
又称禾虫,学名疵吻沙蚕,是环节动物,流行与福建闽江口,是这一带的特色点心。
每年中秋时分是流蜞的繁殖季节,流蜞会半夜从泥里钻出活动,此时的流蜞已经成熟,十分肥美。流蜞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由于产量少价格高,被琅岐渔民称为“乌龙江中的冬虫夏草”。这虫子身体扁平,每条长三四厘米,有点像蚯蚓,但身体边缘长有须状肢体,油炸流蜞是一道非常营养美味的菜哦!
油炸流蜞
上一篇:其昌栈渡口自由行热门攻略
下一篇:奇瑞新能源自由行热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