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堆公园在都江堰景区的市区入口处,多数游客会选择从这个入口进入景区。公园内有一个有42级台阶的小山包,就是离堆,是当年李冰开宝瓶口,凿玉垒山而分离出来的孤堆。公园内有伏龙观、李冰石像、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都江堰博物馆等景点。
1、在离堆上建有伏龙观,原名范贤馆,建于晋代,是纪念汉代青城山天师道首领、天地太师西山侯——范长生而建,宋代改称伏龙观。观内前殿正中有李冰石像,是1974年迁建安澜索桥时从河中发掘的文物。雕塑于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当时用于作水文标记。
在离堆公园的荟萃宫内,设有都江堰博物馆。馆内展品不多,但可以在短时间内对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可以在参观进去前先来这里看看。
2、李冰石像
前殿正中,有李冰石像。是1974年迁建安澜索桥时从河中发掘出来的非常珍贵的文物。通高2.9米,重四吨半,造形简朴,形态持重,袖手合于胸前,微露笑容,雕塑于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迄今已有1800多年了。中间一行文字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右袖上有一行字“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于万世焉”,说明当时的水利官都水长陈壹造了三尊石像。起什么作用呢?《华阳国志》说:“作三石人,立于水中,与江神约,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是作水文标记之用。左边是一尊残缺的持锸人石像,头被损坏了,他腰间扎了一根短短的绶带,证明他官职不高。胸前没有文字,手持铁铲,他是一名无名英雄,他就是李二郎。
3、飞沙堰,溢洪道
古时称“减水河”,取排洪、排沙之意。位于金刚堤末端,按一定高程(河床到河面2.15米高),由南向北开一道200余米宽的口子。当内江水量较小时,它拦水进入内江灌区;当内江水量较大时,它把多余的水排到外江,而且由于位置设计很巧,具有强大的排沙石能力,能将流入内江的沙石再排除出去,所以称为飞沙堰。
**离堆公园不免费**。根据公开资料,离堆公园门票为90元,学生证可半票,而老年优待证则可免费入园。同时,还有一些免票政策,如14周岁(含)以下儿童凭户口本/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在监护人陪同下免票;65周岁(含)以上老人持本人身份证免票;60周岁(含)以上老人在非国家法定假日持本人身份证免票;残疾人持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发的本人残疾证免票;盲人、重度肢体、智力、精神残疾人限随行1名陪护人免票;现役军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退休士官凭有效证件免票;记者,凭新闻总署年审通过的记者证免票;导游、旅行社经理持本人全国导游证、旅行社经理资格证免票。
景点名称:离堆公园。
详细地址:成都市都江堰市公园路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内。
交通方式:公交乘都江堰17路,都江堰市101路,都江堰市4路,都江堰市7路,都江堰市9路到【离堆公园】。
开放时间:景区暂时停业详情以景区公示为主,原开放时间8:00-18:00。
简介:
离堆公园就在都江堰景区的市区入口处,多数游客会选择从这个入口进入景区。公园内有一个有42级台阶的小山包,就是离堆,是当年李冰开宝瓶口,凿玉垒山而分离出来的孤堆。公园内有伏龙观和都江堰博物馆等景点。
在离堆上建有伏龙观,原名范贤馆,建于晋代,是纪念汉代青城山天师道首领、天地太师西山侯——范长生而建,宋代改称伏龙观。观内前殿正中有李冰石像,是1974年迁建安澜索桥时从河中发掘的文物。雕塑于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当时用于作水文标记。
在离堆公园的荟萃宫内,设有都江堰博物馆。馆内展品不多,但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你对都江堰水利工程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可以在参观进去前先来这里看看。
上一篇:厘米酒店自由行热门攻略
下一篇:骊山天文台自由行热门攻略